課稅不公 稅務訴訟沒勝算 嚇跑外商
課稅不公 稅務訴訟沒勝算 嚇跑外商
〈記者 莊文萱 台北報導〉台灣經濟發展關鍵不在經濟部,是在財政部與行政法院!東吳大學法律學院陳清秀教授,出席4月20日立法院「行政法院組織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台灣應成立專責財稅法院」公聽會,表示很多會計師事務所向他反映,很多企業因為台灣不公平課稅,稅務救濟到行政法院常打輸官司,後來就從台灣撤資,所以課稅不只是國家財政收入,也是經濟發展的契機,台灣稅制沒有預測可能性,讓外商不敢來投資,這樣的心聲政府要聽得進去。
應邀來台的德國聯邦稅務法院Prof. Mellinghoff院長在公聽會表示,從德國統計數字顯示,2014年,納稅義務人於上訴審獲得有利結果的比率高達42%,2013年是40%左右。聯邦財稅法院不僅是審理案件,還要發揮保護納稅義務人權利的功能,確保納稅人不會因為稅務機關錯誤解釋稅法,而讓權利受到侵害。對照台灣稅務訴訟人民的勝訴率只有6.11%,陳清秀激動表示,台灣與德國在稅務審判上有天壤之別。
陳清秀表示,稅務案件造成經濟發展的障礙,以企業併購為例,廠商企業併購商譽支出,全中華民國沒有一個訴訟官司可以打贏的,也就是說全台灣所有併購案件都是違法的,一個課稅裁判竟然違反這個行業交易習慣,這是課稅的錯誤,裁判的錯誤,以國際課稅為例,法律規定很圓滿,但是行政法院卻另起爐灶,違反國際租稅潮流與國際課稅模式,造成國際經貿環境障礙,很多企業因為台灣不公平課稅,到行政法院打輸官司,後來就從台灣撤資,很多會計師事務所說這個現象,值得注意。
陳清秀分析,為何我國法律會逼得外商撤資或不願來投資?因為一說要來台灣投資,就被董事會否決,他們認為台灣租稅環境是不公不義的,因為沒有按照國際課稅模式走,法律無法保障人權,過去公債課稅、發行權證等,7、8年來苦哈哈無法解決,也是透過立法院修法解決,財政部也是失職,不該讓不合理的法令存在7、8年讓大家痛苦萬分,經濟發展無法進步,所以課稅法令是讓台灣成為沙漠,寸草不生,當法令合理化之後,整個經濟就蓬勃發展,所以課稅不只是國家財政收入,也是經濟發展的契機,稅制沒有預測可能性,外商不敢來投資,台灣法治不合理、不夠明確,台灣經濟發展,不在經濟部,是在財政部與行政法院,兩者做好,經濟就好。
資誠會計師事務所許祺昌會計師表示,台灣稅務訴訟人民的勝訴率只有6.11%,不僅如此,根據統計87年7月7日至103年5月27日,與稅務相關的最高行政法院庭長法官聯席會議的決議共有38則,其中有利於納稅義務人只有8則,中性的1則,不利納稅義務人有29則,也就表示當最高行政法院法官出現不同見解時,透過決議的結果,對納稅人不利佔76%。
許祺昌表示,當外商來台灣投資,會先問怎樣課稅,新加坡、韓國、香港都可以問到明確的答案,但是問到台灣,卻是「法律這樣規定可是實務卻可能會有不同……。」對於稅制沒有預測可能性,是台灣的困境,對外資投資人來說,稅後報酬無法掌握,他寧願不進來,更讓人憂心的是台商,因為稅務不一致,寧願將重心移到香港、新加坡,有些台商可以回來申請上市櫃,現在也選擇不回來,因為人民對於稅務救濟,信心不足,會有不良發展。
陳清秀建議修正行政法院組織條文,讓行政法院法官辦理稅務案件時,要經過一年以上財稅法學專業訓練,相信可以有德國財稅法院的審判水準,這是司法院的責任。台灣大學法律學院葛克昌教授分析,為什麼台灣的行政法院對人民的勝訴率那麼少?葛克昌認為,最主要不是行政法院對稅法細節或財務報表看不懂,重要的是,它不認識財稅案件在憲法上的基本定位及如何保護納稅人基本權。現場多位學者均期盼,促成政府早日成立專責財稅法院,解決人民稅務救濟的困境,保障賦稅人權。
P1:東吳大學法律學院陳清秀教授表示台灣經濟發展關鍵不在經濟部,是在財政部與行政法院!很多企業因為台灣不公平課稅,稅務救濟到行政法院常打輸官司,後來就從台灣撤資。
P2:資誠會計師事務所許祺昌會計師表示,對於稅制沒有預測可能性,外資投資人稅後報酬無法掌握寧願不進來,台商也寧願將重心移到香港、新加坡,選擇不回來。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