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延續第七堂課的精神~楊梅故事館

2015/04/10 15:09
4,314次瀏覽 ・ 116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3
檢舉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subtitles off, selected

      台灣光復初期,楊梅教育資源不足小學生畢業後必須到鄰近鄉鎮求學,為了培育人才,楊梅地方人士與張芳杰校長於1951年成功創建楊梅中學,為桃園縣的第一所完全中學。創校之初,全校師生一同勞動服務是楊梅中學的例行實務課程,每天第七堂課到荖坑溪搬石頭填地,到火車站搬磚頭,師生一起胼手胝足、一磚一瓦親手營造校園。

      楊梅初中第二屆校友副標榮回憶說:對小學生來說,一手一塊磚,從火車站走到楊梅中學校地大約有二十分鐘腳程,真的還蠻重的還沒考上梅中就已經開始搬磚,考上了去註冊,還要搬30個石頭到學校才能註冊,石頭太小還會被黃阿榜老師退呢!(轉載自楊梅故事館文史資料)

      在資源不足的時代裡,扛著貧困的苦楚,由眾人所堅持的希望,走過創校的艱辛,桃園故事館裝載著滿滿的回憶,延續第七堂課的精神,在地人共同希望他能成功推展成為一個楊梅在地的文化特區。


      你可能也會喜歡

      PJ魚菜共生農場

      傅志仁-傅土豆
      8,739 0 109

      池上划很大

      櫻花
      6,671 0 98

      2018穀稻秋聲草地音樂會

      櫻花
      4,114 1 64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