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順基─身心靈自我療癒的第一步:攝取回歸自然食物的營養

文字-A A +A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AoXPnYItJE&feature=youtu.be

 

好奇寶寶在兩個星期前參加了一場很精彩的自我療癒國際研討會,但是之前已經答應要做的報導,提前一週舉行,我必須要趕去報導,所以商請朋友帶為掌鏡,我自己僅參加了部分的上午場。但是我還是很想知道其他場的演講內容如何?所以拿著研討會的論文集愛不釋手:

2015-3-7 《2015第五屆 身心靈自我療癒 國際研討會》主辦單位:ACM 美國音樂院/亞洲學院音樂醫療研究所

http://www.peopo.org/news/267751

在前天我去紀錄的核四安全監督委員會中,我的攝影機被強行取走保管,讓我想起蕭順基在以上研討會中提到『利益掛帥的食品工業』,我寫下以下的文字:

很多人討論核能的利弊得失,實際上對任何專業知識的取得,都有兩種情形,一種是實際從事該種專業的學者專家,一種是平常的科普民眾,學者專家在專業上專研,結果結論真相如何還是受制於利益團體,就像是在『致命飲食The China Study』一書中提到的,相關研究在開放中國之初,西方人不瞭解為何中國人沒有西醫院,但是一般人並沒有西醫院一般最多的文明病,經過研究才發現中國人貧窮一般人都是素食的諸般好處,文明病則被視為『富貴病』因為只有富貴人家,才能充足酒肉供應。。。但是因為相關領域的期刊和學會大都是由肉品乳品的既有利益團體把持,這樣的研究結果,不能受容於產官學高層,直到最近年來,才得到解放,就像是維他命丸也是最近才被揭露,用化學提煉的化學結構性類食品,其實沒有多大用處,但是現在市面上還在賣『安素』等品牌的營養食品,連台北有些市立聯合醫院,也不用自製攪打流質天然食品,而用廠商提供的灌食化學營養素,這樣一個錯誤的觀念,使得照顧親人十幾年的好友,來看我中風老媽時,還特地買一箱安素來作為營養補品,殊不知在美國的高級照護機構,都已經改用天然食品灌食,僅有一般照護機構才用化學合成的營養素。。。在日常生活都有利益團體及大眾傳播工具的選擇性傳播,通常只有利益團體才有財力作廣告,做置入性行銷,一般人士是無從得知事實真相的。所以要討論核能利弊,真是很難說清楚講明白,我們不知道哪些消息是真實的?哪些是利益團體製作的假象?結果是你相信誰,決定了你的認知,也就是成為擁核和反核的立場。

摘自:

不談擁核反核講核能溝通講核能資訊透明 講核能新聞自由

http://www.peopo.org/news/271041

----------------------------------------------------------------------------------

在蕭順基教授的論文中提到:

。。。利益掛帥的食品工業

食物形式的營養補充品雖然已成功量產且經數十篇國際期刊發表之臨床研究證實其優異性,至今已歷經20餘年之時間,但由於一般民眾在廣告薰陶下大多選擇知名且價格低廉的合成維他命,即使號稱純天然之營養補充品,也因為原料成本高昂且營養含量不高,為了市場需求最後也不得不添加化學合成維他命,以降低成本提高營養標示之劑量,增加銷售量。近期發生的許多有毒食品添加物事件只是冰山一角,是因為添加的物質立即性危害性高而受重視,但其他的添加物與營養強化劑卻已默默累積在每一個食用者身上。要根本解決這些現象,除了供應者之良知外,最基本的還是消費大眾的觀念認知必須提昇,這需要相關專業人員及教育體系共同努力

我覺得更重要的是大眾傳播媒體的良知,報導這樣的科學新知給百姓知道,其實也不是新知了,只是民眾不知道罷了,還傻傻的用化學合成營養素給親人食用,連市立聯合醫院有些也用罐裝營養素給灌食病人六餐食用。於是我聯絡講者得到應允,將此次的演講及論文全文轉載。希望您能耐心看完,對所吃進身體的東西有正確的認識,不要吃了一堆的無機化學品還沾沾自喜。

@@@@@@@@@@@@@@@@@@@@@@@@@@@@@

論文摘要:

由於地球生態惡化使土壤礦物質嚴重流失,加上密集耕種與化肥農藥之使用,造成食物營養嚴重失衡,同樣也使人類許多必須營養素極度缺乏,造成慢性疾病發生率急遽增加。即使數十年來普遍使用許多營養強化劑與營養補充品,但對於改善的效果並不顯著甚至出現反效果。 幾乎所有科學研究顯示,包含於食物中之營養素生物利用率遠高於化學合成營養素。最新研究發現營養素必須包含特定蛋白質與多種複合結構元素,才具有生物可辨識之訊息傳遞因子,才能有效率準確的到達需要之細胞並與細胞膜受體結合而進入細胞產生作用。有越來越多的證據及科學儀器測試顯示,可被人體利用之有效營養素之完整組成,當中除了含有營養成分外還必須是特定複合結構與具有訊息能量。 現代主流營養學只偏重個別營養元素研究,忽略了食物整體協同之作用而產生了許多盲點。為了解決現代食物營養流失及加工後失去複合結構與生命訊息能量之缺點,目前已有新的程序恢復食物之營養含量及原始複合結構與訊息能量,稱之為RNP(Restore Nature Process)還原自然生長法。就是在活性植物或酵母菌生長過程中提供其可吸收之特殊形式高濃度營養素,於生物體內與特定蛋白質等複合物鍵結成特定結構,最後分析這些營養複合物,各種實驗結果均和活性新鮮食物所含之營養特性及人體生物利用率極為接近,也不易造成人體負擔與傷害。

------------------------------------------------------------------------------------

飲食之功能

為什麼人要吃東西﹖也就是飲食的目的是什麼﹖墨子曾經有過精闢透徹的談論。據《墨子.辭過篇》記載,墨子認為:“其為食也,足以增氣充虛,強體適腹而已矣。”用現代醫學原理來分析,“增氣”就是補充熱量,使身體有氣力;“充虛”就是補充消耗,提供新陳代謝的需要;“強體”是供給充足的養份,以增強體質;而“適腹”則是滿足口慾,使大腦皮層從合適的口味中得到良性刺激,興奮味覺,保持正常食慾,增強吸收機能。由此看來,墨子這句話非常扼要說明飲食的目的,並點出飲食與生理營養需要之間的關係。

身土不二

近百年來全球人口由10億人急劇暴增至60餘億人,使得糧食短缺加上大量飼養牲畜消耗大量農作物,不得不在有限的可耕地下不斷的重複耕種,植物從土地中可吸收的養分愈來愈少。加上大量的使用化肥與農藥及環境污染,世界各地土壤正急速的惡化中。

地區              礦物質流失比例

北 美 洲         85%

亞 洲              76%

南 美 洲         76%

非 洲              74%

歐 洲              72%

澳 洲              55%

1992年地球高峰會(Earth Summit)調查資料

孕育萬物的大地之母生病了,人類的健康當然無法置身事外,近百年來各種過去罕見的疾病,如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骨質疏鬆等也跟著土質惡化的程度相對的提昇。人當然不是吃土長大的,而是吸收土壤養分的植物因而改變,食用他們的動物與人類也就受影響了。

" 我們可以追溯任何的疾病、症狀與病痛的起因自礦物質的缺乏"。 "You can trace every sickness, every disease, and every ailment to a mineral deficiency."

~兩次諾貝爾獎得主Linus Pauling博士

"美國前十大死因與退化性疾病有關,而在美國有94%的人死亡可以直接與因營養缺乏所引發的退化性疾病有關" "The top 10 causes of death in the United States are diet related degenerative diseases . Ninety-four percent of deaths in America could be directly linked to degenerative diseases that resulted from nutritional deficiency."  

~C. Everett Koop 博士,1988年美國國會軍醫報告

中國2003年10月也在杭州市召開「微量元素與健康~農業生態環境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中召集農業、環境與醫學等相關的專家,共同研討農業生態環境中微量元素與人類健康的科學理論,期望根本調整人類營養失衡造成疾病之問題。要恢復地球的生態環境,需要全體人類共同努力。

雪上加霜

水果、蔬菜被採收之那一刻起,所含營養便開始變化,而我們在市場買的食物,通常已經過數週或數個月儲藏。如綠色蔬菜經室溫儲藏數天之後,所含維他命C已幾乎盡失。破壞更嚴重的是各種食品加工,如小麥經加工製造成麵粉時,高達85%維他命B群、59%的鎂、72%的鋅將被消耗掉。

為了滿足人類口欲和色香味俱全的心理,煎煮炒炸烤各種烹調再次損耗食物營養,現代人的飲食中更添加了多樣化的化學調味,至今己經出現超過5000種以上的外來化學成份。還有現代工商社會的繁忙與壓力加上各種污染使得體內某些營養素大量消耗,因此造成大多數人體內營養嚴重失衡[1]。

營養與疾病

以現代營養醫學之觀點,許多疾病多出自於營養不均之原因。其中以人體必需之維生素與礦物質微量元素最為關鍵,因為關係到許多酵素之生成及細胞新陳代謝之品質與細胞間傳遞運作的媒介,進而影響生理整體運作之機制正常與否,就好似鑰匙的角色,當身體必需的維生素或礦物質攝取不足時,都可能引起身體異常,甚至會演變成疾病。

營養缺乏症 [2]

β-胡蘿蔔素 乾眼症、白內障、夜盲症、視力減退、易感染、高尿酸、呼吸道發炎

維生素B群 貧血、頭痛、精神不佳、便秘或消化不良、皮膚炎、憂鬱、記憶力衰退

維生素C 易瘀血、貧血、傷口不易癒合、骨骼脆弱、常感冒、牙齦出血、皮膚乾燥

維生素E 靜脈曲張、手腳酸麻、疲勞、性能力降低、心臟血管疾病、皮膚病

鈣 骨質疏鬆症、生長遲緩、情緒暴躁不穩、肌肉易抽筋、睡眠品質不良

鎂 飢餓感、肌肉顫抖或抽筋、、心悸、神經質、易焦躁、手腳顫抖

鉀 高血壓、水腫、肌肉無力、倦怠、男性早洩

GTF鉻 葡萄糖代謝異常、想吃甜食、胰島素拮抗性、高血壓、動脈硬化

鐵+鉬 缺鐵性貧血、臉色蒼白虛弱、疲倦,暴躁、免疫力降低

鋅+銅 攝護腺異常、性腺機能衰退、免疫機能的降低、味覺嗅覺障礙食慾不振

硒 易致癌、精子活動力減少、精神萎縻提早老化、組織硬化、免疫力降低

亡羊補牢

各先進國家政府為了解決人民營養失衡之問題,紛紛立法規定食品中必須添加某些營養素來增加食物中之營養含量,例如麵粉中添加鈣。市場上也普遍的強調食品中強化了許多營養,各類之營養補充劑商品更是百花爭鳴,如此歷經了數十年,人類的營養失衡問題獲得改善了嗎?以下的國際醫學研究報告值得從新思考這樣的方式是否正確:

2003年《刺胳針》(Lancet)刊登美國學者的分析七篇維他命E及八篇胡蘿蔔素的大規模研究,每個研究參與者都大於1000人,每天服用維他命E劑量50到800單位,胡蘿蔔素15到50毫克劑量,長期追蹤1.4年到20年不等。總共81788位參與長期維他命E試驗,共138113位參與胡蘿蔔素試驗。結果指出長期使用維他命E對整體死亡率、心臟、腦血管死亡率的預防,並沒有效果。而長期使用胡蘿蔔素對整體死亡率、心臟血管死亡率,反而輕度但有意義的增加死亡率。

2004年《刺胳針》(Lancet)刊登丹麥學者的研究抗氧化維他命對預防腸胃道癌症的效果,分析十四篇大規前瞻性研究,研究參與者170525人,每天單一或共同服用維他命A、C、E、胡蘿蔔素、或硒,在七篇高品質長期追蹤的研究,共131727人的分析中發現,長期使用抗氧化維他命或營養素,反而輕度但有意義的增加死亡率,死亡風險增加6%。其中尤其以胡蘿蔔素合併維他命A或E,分別增加死亡風險29%及10%,特別明顯。

2005年三月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刊登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人口健康研究所一項長達七年的研究報告(1993-1999)。這項研究的對象包括9541名55歲以上的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患者,一組患者每天服用400國際單位的維他命E,另一組服用安慰劑,採隨機、雙盲試驗。維他命E,不但不能預防心臟病或癌症,患有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的中高齡患者服用高劑量維他命E後,反而會增加心臟衰竭疾病的發病及住院的機率。服用維他命E的人因為心臟衰竭增加13%;住院的機率反而比未服者多21%。研究者推測可能是高劑量維他命E干擾人體原有的天然抗氧化劑功能。並強調這項研究是針對高劑量化學合成維他命E,多吃綠色蔬菜和堅果等富含維他命E的食物,還是有益健康。

人造仿製營養品

為何長期補充維他命結果似乎有問題,原因是目前使用之維他命補充劑,幾乎都是化學合成而成的。例如維生素C是先將葡萄糖經過發酵後再加入丙酮、氯、氫氧化鈉等化學反應最後經過酸的催化重組而成稱為抗壞血酸。而多數的礦物質補充品則是無機礦物鹽,大多是將礦物純化加工或與化學物反應而成各種化合物,如碳酸鈣從是從白堊礦石中加工成的[3]。

維生素種類 食物形式維生素原料  合成維生素原料

Beta胡蘿蔔素   胡蘿蔔                  甲醇,苯,石油酯類,乙炔,精製油

維生素 B1 營養的酵母,米糠           瀝青衍生物,酸性氯化氫; 丙酮氨

維生素B2 營養的酵母,米麩            醋酸合成物

維生素B3 營養的酵母,米糠            瀝青衍生物,氨,酸

維生素B5 營養的酵母,米糠            甲醛和異丁烷的濃縮物 

維生素B6 營養的酵母,米糠            石油酯類與用甲醛和異丁烷

維生素B8 玉米,米糠                       硫酸和氫氧化鈣的水解產物

維生素B9 紫花苜蓿芽,米糠            酸和瀝青衍生物,乙炔

維生素B12 營養的酵母                  鈷氨素與氰化物反應

膽鹼 營養的酵母,米糠                    乙烯,氨,鹽酸或酒石酸

維生素 C 西印度櫻桃,柑橘            丙酮製的氫化糖

維生素 D 營養的酵母                    輻射的動物脂肪 / 牛腦抽出物

維生素E 玉米,大豆,蔬菜油             三甲基氫醌,異質醇與精緻油

人造維他命的蓬勃發展是因為成本非常的便宜,假設這些產品不包括動物的話,就可以宣稱他們的產品是素食的甚至是天然的,因為大多數的維他命是來自石油萃取物、煤炭瀝青衍生物 (因為石油煤炭也是天然原料)。但事實上這些產品不是從植物做成的只是也不從動物來的就是了。真正是天然素食產品是由植物製成維他命的來源通常是櫻桃、紫花苜蓿的、紅蘿蔔、玉米、葡萄柚、檸檬、營養酵母、米糠、大豆和柑桔類等。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大多數號稱天然食品者,也幾乎都是將天然植物混合化學合成維他命以提高營養的劑量並降低成本。

但這些無機形式並不適合生物體利用,因為在天然狀態下營養素是存在於食物中,以分子鍵與其他食物因子(包括蛋白質、酵素、碳水化合物、脂質、生物類黃酮等)相連接,人體消化利用過程需要一個遞送機制,藉由食物因子來提供運輸的載體,才能吸收傳送到血液內與特定細胞內。分離純化的化合物沒有與這些因子結合,人體很難識別不能充分地被吸收,生物的可利用性非常低,大多數利用比例在5%左右,很少有超過20%。這就是許多科學家和醫生建議服用高劑量補充劑的原因,也常戲稱是生產昂貴的尿液[4]。

體內營養遞送系統

市面上營養品廣告訴求許多強調產品之吸收率。但是,腸胃吸收並不是身體使用營養的全部過程。生物利用率涵蓋了腸胃吸收、肝臟同化、血液停留和細胞利用。除非補充劑在以上所有這些因素上的效能都很高,否則它最終對於人體的益處非常少。因為即使純化的營養素已經被吸收到血液中,但不能被組織器官(比如肝臟)同化,那麼它不可能被保留或者利用。

1999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得主布洛貝爾(GUNTER BLOBEL)清楚的揭開蛋白質傳遞的機制,他也發現蛋白質裡含有"地址標簽"(address tags)能把蛋白質指向其他細胞內的胞器裡。在細胞內部,營養物質通過一個轉運系統進行定位,訊息胜肽就如同“導航系統”將營養物質遞送到需要的精確位置[5]。

可是純化或合成的營養物質未含有特定訊息胜肽,當它們進入人體時沒有相應的機制來對它們進行定位,因而人體不能識別它們,則會啟動身體的防禦反應很快的排出體外。在少數的人體內,該防禦動作並非如此嚴謹,以致於有較多的純化維他命進入細胞內。因而營養缺乏的人可能會感受到某些益處,但他們身體需要消耗能量與營養來排除多餘的純化維生素,未順利排除的則可能沉積在某些地方造成副作用,之後也許會開始對這些化學營養物產生過敏反應。

食物不單只是化學構造

在現代營養學中化學家佔有相當地位,因為所有的營養成份都必須藉由他們分析才能知道食物中含有何物質與含量。但化學家無法告訴我們為什麼有機體會長成它們所具有的形狀。有人說是基因,但基因在每個細胞幾乎都是相同的,但為何形成後之差異卻如此之大?

現在有些科學家發現生命是由具有特定編碼的能量所帶動的,帶有非物質訊息。它們越能夠與特定能量共鳴則活力持續越久。因此除了分析食物內組成之化學成份之外,已經有人開始注意到食物的其他特性:就是維持生命活力的生物能,當我們吃新鮮食物,其生命活力就轉換給我們,提供我們補充能量及特定訊息。

所以吃食物時必須同時完整的攝取:多元的營養物質、複合分子結構及生命能量訊息,來維持生命的延續及增強修護的自我療癒能力。

食物是最好的醫藥!

「讓您的食物成為您的藥,您的藥就是您每天吃的食物」

Let your food be your medicine and your medicine be your food.

─現代醫學之父 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西元前460年)

還原食物營養活力

要回復食物的營養與生命力根本之道就是改善生態恢復土壤的品質,以自然農耕法種植農作物,並避免過度加工。不過這是一條漫長而艱辛的路程,需要全體人類意識之提昇共同努力。在這個目標達成之前,人類維生素礦物質缺乏之情況依然存在,要如何能夠普及的提供真正具有營養與生命能量之營養補充方案?

其實早在1937年聖.喬治(Szent-Gyorgyi)因分離出維他命C榮獲諾貝爾獎後不久就注意到純化維生素的問題,也在教學中提醒學生食物所含之維生素與純化或合成維生素於人體內利用有很大差異,其中在Szeged大學中的學生薩雷(Andy Szalay) 將老師觀察到的觀念牢記在心,移民美國後繼續進行研究。在漫長的研究中終於有所突破,他想起自然界中主要的合成過程就是成長,於是他將目標營養素經過微生物螯合轉化後注入到酵母或植物等活的有機細胞中,並在特有的條件下繼續生長,如此便可獲得高濃度營養素和蛋白質、醣質、脂質、酵素及各式植物化合物等成分緊密鍵結之活性有機複合物,一種真正食物形式之營養複合物,簡稱為RNP還原自然生長法(Restore Natural Process)[6]。

利益掛帥的食品工業

食物形式的營養補充品雖然已成功量產且經數十篇國際期刊發表之臨床研究證實其優異性,至今已歷經20餘年之時間,但由於一般民眾在廣告薰陶下大多選擇知名且價格低廉的合成維他命,即使號稱純天然之營養補充品,也因為原料成本高昂且營養含量不高,為了市場需求最後也不得不添加化學合成維他命,以降低成本提高營養標示之劑量,增加銷售量。近期發生的許多有毒食品添加物事件只是冰山一角,是因為添加的物質立即性危害性高而受重視,但其他的添加物與營養強化劑卻已默默累積在每一個食用者身上。要根本解決這些現象,除了供應者之良知外,最基本的還是消費大眾的觀念認知必須提昇,這需要相關專業人員及教育體系共同努力。

迎向回歸自然的新世界

地球暖化現象與慢性病的威脅已越演越烈,似乎讓自以為無所不能的人類失去控制,逼的我們不得不面對過去經濟掛帥講究速成不計後果所產生之後遺症。許多人開始認知自然與自身之關聯,進而享受自然運用自然協助自我恢復健康。只要越來越多的人體會到自然療法與樂活概念的生活帶來的改變,相信這股風潮將很快的如蝴蝶效應般席捲全世界。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07.10.20

好奇寶寶

加入時間: 2007.10.20
5,690則報導
289則影音
6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蕭順基─身心靈自我療癒的第一步:攝取回歸自然食物的營養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7,092篇報導,共12,815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7,092篇報導

12,815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