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水荒推廣旱作 千甲舉行小米播種祭
台東牧師遠來新竹千甲致贈小米與紅藜
文:里巴哈克協會
3月2日早上11點半,遠從台東拉勞蘭部落而來的戴明雄牧師(排灣族名:撒依努.得別格),特地送來小米與紅藜種子,致贈給千甲聚落 CSA 農場的原住民農友,由里巴哈克協會理事長周桂鑾及阿美族長老阿雄代表接受,同時舉辦難得一見的小米播種祭,意義非凡。
新竹千甲地區位於今年一期稻作停灌休耕的新竹頭前溪與鳳山溪流域灌區之內,部分農田配合休耕政策,當地租地耕作的原住民朋友配合停灌,積極尋求合適的旱作來持續耕作,原住民傳統作物的小米及紅藜乃台灣原生種農作物,已經演化成最適合且生長期間對台灣土地最友善的作物,營養價值又比白米高,可為最適合台灣人的穀物,因此在這企須抗旱的年代,回復原住民適應大自然的本質,種植小米、紅藜旱作,便成為時下首選,因此,千甲聚落 CSA 農場計畫的執行人,亦即泰雅族人劉美玲積極尋找種源,在社運紀錄片導演林瑞珠的穿針引線下,讓原住民在千甲地區推動小米復耕露出曙光。
里巴哈克協會是由居住在新竹市的多種族群的原住民所成立的協會,希望在都市裡大家互相團結合作,學習自立自強,一起在異鄉打拼,同時不忘自己的傳統文化。千甲聚落 CSA 農場則是里巴哈克協會成立的共同農場,這回首度舉辦小米播種祭,由理事長周桂鑾帶領,來自台東拉勞蘭的戴牧師為此地所有族人祈福,感謝祖靈與天地賜與這塊土地來種植,並祈求秋天豐收。
劉美玲表示,原住民一年的序幕就是由小米播種祭揭開的,例如泰雅族每年櫻花開的時候就要準備小米播種,大約就在漢人農曆年後的春耕季節,在播種之前就會舉辦小米播種祭,以敬天敬地並向祖靈祈求豐收,讓族人溫飽健康。原住民向來順應自然,在此水荒之時,回復原住民傳統種植旱作小米,便是延續原住民傳統種植文化最佳方式。
每個族群舉辦小米播種祭雖有差異,但大抵雷同。在祭典之前要把所需種子、工具準備好,例如小米、玉米、各種豆類種子分門別類,然後殺一隻雞或準備一塊豬肉來當祭品。祭典當天要搗小米糕來食用,主祭或家中主人會到小米田舉行祝禱的儀式,向天地祖靈祈求賜福,然後開始播種,儀式簡單隆重,接著幾天就要完成所有播種的工作。
遠道而來的戴明雄牧師十年前開始從事部落社造,為延續傳統文化而協助台東南迴四鄉鎮各部落推廣小米復耕,原本種植面積不到20公頃,現已有200公頃,台灣各地都有原住民向他取種。受到健康飲食風潮影響,小米供不應求,許多荒廢的土地因此活化種小米,勞動力也跟著活化,他認為這就是原住民文化的傳承。這次能將台東的小米及紅藜種子遠播新竹,擴大復耕的腹地,有利於提升台灣的糧食自主率,他和部落族人都同感驕傲。
從中穿針引線的林瑞珠,過去兩年在台東進行輻射量測的調查期間,參觀多處戴牧師在台東推廣復耕的小米田,以及研發小米加工品的小米工坊,深感於這種極具生命力的台灣原生種小米,不但種植過程抗旱,而且營養價值極高,十分適合推廣為主食。在這全球水資源愈來愈匱乏,受極端氣候影響,世界各地經常出現乾旱或雨澇,不利農作的環境下,人類需要尋找出更加耐旱的農作,因此想在北部鼓勵農民復耕,去年她獲得戴牧師致贈一把小米,便積極尋找有意願的農友,目前已有七位農友表示願意復耕,遍及桃竹苗、花東各地,她自己也向親友借了三塊小面積耕地來試種,待收成之後讓農民來交換種子。她認為唯有持續種植,讓每塊農地都成為保種的園地,才是保種以及因應未來可能的世界糧荒最落實的方式。
台灣原生種小米過去是台灣原住民的主食,近代受漢人米食文化所影響,目前台灣北部十分少見這種傳統作物,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居住在台灣這塊土地的台灣人,其實最適合食用的主食之一就是小米,其營養價值超過白米,蛋白質含量是稻米的2倍,所含的「小米蛋白」是一種低過敏性蛋白,氨基酸也很豐富,維他命B1含量更高,在碾製過程中,胚芽能完全保存,因而富含維生素B、E、膳食纖維、有機硒、鈣、鐵等微量元素,此乃其他穀類所少見,另一特別之處在於小米的PH值7.4,乃穀類中少見的鹼性食物,是台灣珍貴的作物,非常值得推廣。
延伸閱讀:
抗旱作物 小米、紅藜正夯(自由時報)
里巴哈克協會
拉勞蘭小米工坊 Lalauran Millet (臉書粉絲頁)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