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舞出「客」苦精神 中埔客家獅鼓團

2008/12/25 08:21
5,559次瀏覽 ・ 6次分享 ・ 1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記者林佩儀/嘉義報導】

  鏗鏘有力的鑼鼓聲、紮實穩健的武術動作。跟隨鼓聲節奏,一邊舞弄有著「四方」獅頭與鮮黃獅身的「客家舞獅」,簡潔有力的動作就是客家傳統藝陣的特色。而注重團體合作的客家獅,也凝聚了客「嘉」民眾,組成嘉義唯一的客家獅團─「中埔客家獅鼓團」。

  與一般舞獅不同,客家獅獅頭為方盒狀,大大的方形獅嘴,可隨意開闔,而稱之「盒仔獅」和「四方獅」。也有人認為客家獅的鼻子酷似豬鼻,所以另有「豬獅」之稱。由於客家原鄉<註一>生活環境的關係,客家民眾藉著舞獅團體合作的特色,凝聚街庄間的向心力,延續客家精神。而客家民眾為保衛家園,也為應付層出不窮的械鬥事件,修習武術鍛鍊體魄,在此背景下,「客家舞獅」發展出敏捷有力的武打動作,因此亦稱「武獅」。客家獅屬於開口獅,因此其表演過程中,會有咬錢幣、叼水果的動作,模樣生動有趣,成為傳統客家庄節慶喜宴常見的特殊表演。

  客家獅是傳統的客家文化,以前的客家庄農曆過年前,老人家總會教小朋友舞獅。而小朋友也利用唾手可得的物品製作舞獅,獅耳是田鼠的毛,床單是獅身、獅頭則用泥土與紙糊來塑出形狀,其做法完全展現因地制宜的客家特性。對客家人來說,「客家舞獅」代表著吉祥與好運,客家民眾林順安說:「過年時,客家舞獅若到家門口,給獅子紅包好運就進家門了。」因此,過年時的客家庄,小孩子最喜歡拿著自己做的獅子,到處舞獅領紅包。然而隨著時代演進,此番情景只留存於老一輩客家人的回憶裡。

  為保留傳統「客家舞獅」回憶,民國八十九年,嘉義縣中埔鄉的客家鄉親,在當時是中埔鄉和睦村村長陳柏麟的號召下,組成「中埔客家獅鼓團」,由「客家舞獅」老師父帶領團員一同練習。陳柏麟說:「中埔有為數不少的客家人,大家也用練習舞獅來聯絡感情。」「中埔客家獅鼓團」的成員分別來自中埔鄉6個村莊,且多為50歲以上的客家老農,今年66歲的「客家舞獅」師父郭豐實說:「平常不能講客家話,但練習時終於可以說客家話了。」藉著練習「客家舞獅」,中埔鄉的老客家人除了重溫回憶,也彼此互相交流,把握了難得一見的客「嘉」情。

 

照片

「客家舞獅」動作細膩,舞獅舔背也需好功夫。
圖片來源/陳柏麟提供
 

  「中埔客家獅鼓團」的成員多為客家老農,雖然成員們已不年輕,但平時忙於農務,體力狀況仍能應付「客家舞獅」的武術元素。但郭豐實說:「萬事起頭難。」練習客家獅的基本課題就是「紮馬步」,而紮穩馬步花了團員一個禮拜學習。但因為獅鼓團團員的基本功夫扎實,之後的舞獅訓練十分順利,甚至也能表演高難度技巧。歪頭舔腳、舔背、跳躍、滾身,「客家舞獅」中的武術技巧,樣樣難不倒他們,連「客家舞獅」中高難度的「遊桌搶紅」<註二>也能順利完成。

  因為團員得利用農暇之餘練習舞獅,在時間不充裕的情況下,獅鼓團團員只能專注學習一個角色。客家獅由3個吉祥物所組成,有舞獅、大面﹝財神﹞與小面﹝精靈猴﹞<註三>,也有負責打鼓與鑼拔的人。郭豐實表示,一個人要精通全部的「客家舞獅」需好幾年的時間。講求協調的「客家舞獅」,每個角色得各司其職,每個步伐與動作也必須配合鼓聲節奏,一種鼓聲一種步伐,絕不能混亂,而這也代表了數百年來「一步一腳印」的傳統客家精神。

  「客家舞獅」比起一般舞獅有一定的難度,例如步伐低穩是客家獅的最大特色,而舞弄獅頭的人,需要長時間維持低姿態。17歲學習「客家舞獅」,迄今已 50個年頭,郭豐實感嘆:「年輕人怕辛苦,很少人有興趣學習。」而3年前在中埔國小的邀請下,郭豐實開始教導小朋友「客家舞獅」,雖然郭豐實笑著說:「小朋友太調皮囉。」但為了數百年的客家傳統,在嘉義縣中埔鄉的客家鄉親,仍會繼續舞弄客家獅的「客」苦精神。

  <註一>明清時期,客家人由廣東梅州、惠州、潮州和福建閩西、閩南遷居來台。而傳統「客家舞獅」則起源於廣州省惠州府陸豐縣。
  <註二>首先由獅頭先跳過四方桌。執獅尾者同時間放掉獅尾,從桌面下鑽出後,再接住獅尾,一氣呵成則為「遊桌」。
  <註三>客家獅由3個吉祥物配合呈現。「大面」頭載圓面罩,手持圃扇與榕樹葉。猴臉者稱「小面」,兩手各握一紅細繩,兩頭各綁一桃形物叫「飛桃」,是逗獅子的水果。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織田信章 (未驗證) ・ 2011/04/16 13:39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織田信章 (未驗證) ・ 2011/04/16 1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