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說唱藝術聲耕文山(下)

2008/12/19 11:57
2,364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葉怡均 首位女相聲演員

 

 在相聲界被冠以「常億君」外號的葉怡均,是台灣首位女性相聲表演者,在國際間被譽為「廿世紀最有影響力的女相聲演員」,師事相聲大師陳逸安,也是中國評書表演名家田連元的唯一在台女弟子。
 葉怡均在說唱界素有「最美麗的節目主持人」雅號,曾獲得「廣播綜藝節目最佳主持人」金鐘獎,現為台北曲藝團文教部執行長。
 葉怡均的相聲表演風格獨特而鮮明,迅捷、理智、富邏輯卻不失女性的細膩,憑藉著敏捷的反應及犀利的口條,講話有條不紊搭配明快的說唱節奏,總令觀眾眼睛為之一亮,是女性說唱者的先聲牛耳。
 在台灣從事說唱藝術的表演者可說是鳳毛麟角,其中女性演出者更是寥寥可數。對此葉怡均坦言,相聲在早期較屬於滑稽性表演,性質有悖於中國傳統女性溫婉的形象,因此演員多半以男性為主。
 即便有女性參與演出,可能也是演出男性角色。可是葉怡均認為,這並非全然代表女性演員的表演空間較男性狹窄,從另一角度而言,身為女性卻可同時扮演男角和扮演女角,表演空間反而更加寬廣。
 葉怡均除了在說唱藝術方面展現其成功一面外,其實她的資歷可是洋洋灑灑,包括大學講師、傳播節目的執行製作、業務、主持人、編劇等,參與的企畫活動更是不勝枚舉,較具代表性的如「谷關」的系列活動、「客家文化節」、「苗栗南庄山水節」、「中縣風情賞心遊」等。
 這些豐富的經歷為她在從事相聲表演上帶來許多助益。葉怡均認為,擁有相聲的表演背景,讓自己從事傳播工作更無往不利,因為相聲本身就是一門溝通技巧的學問,懂得視情境轉換不同的說話方式,同時也能體察談話者的內心感受,自然能挖掘出對方更深層的想法,這也是許多相聲演員能在傳播界如魚得水的原因。
 目前葉怡均積極推廣相聲教育,不但在多所大專院校授課,也出版了一系列的相聲教材,並與國小合作開設師生研習營,無非希望說唱藝術能從底層扎根。葉怡君說,相聲在現代年輕人中的接受度並不比其他通俗藝術,習之者寡。為避免這項傳統藝術日後無以為繼,也不想再有年輕人重走她們過去辛苦摸索的路,她除擔任團內相聲的指導老師,並和其他團員廣接表演,讓更多人明了說唱藝術之美。

語言能力降 推廣成隱憂

 說唱藝術發源自中國大陸,而一般人對於說唱藝術印象最深刻的無非就是相聲。經過歲月的流逝,三百四十一種說唱藝術至今有許多已逐漸沒落。說唱藝術在大陸方面,由於人才、師資眾多,因此一脈相承的師承關係濃厚;相較於台灣,接觸說唱藝術者,往往是因個人的喜好而參與。雖然自身摸索較為困難,但也因為台灣思想開放自由,因此創作空間大、更添自由之氣。
 漢霖民俗說唱藝術團團長王振全表示,審查專家沒有人說過相聲、無人接觸過說唱藝術,但命運卻由其決定,如此一來,需要推廣補助的小眾藝術便無大型管道可發聲。葉怡均也說明,早期是由台灣省教育廳管理藝術團隊方案之時,機關較有能力提供補助,而目前則是各地施政,由於政策不同,更難直接將團體的需求向上呈報。
 台北曲藝團創始人之一的劉增鍇認為,只要有人說華語的地方,說唱一定不會滅,只是現今的藝術很多元,喜愛說唱藝術的人應是小眾,他認為,目前普遍語言水準有下降趨勢,許多說唱藝術會運用的俗語,不見得大家皆能了解其笑點所在,對相聲甚至說唱藝術都是不容小覷的隱憂。
 漢霖民俗說唱藝術團團長副團長王漢霖認為,目前接觸說唱藝術的多為資深前輩,或正在接受說唱藝術教育薰陶的小孩,青壯年階層的藝術者,常因現實經濟壓力而轉行,因此中間年齡層的藝術同好較為缺乏。
 葉怡均強調,他們藉由出版說唱藝術的語文教材,一方面教育觀眾,另一方面可經由開課尋覓藝術奇才與有心人。葉怡均補充,雖然對於說唱藝術本意而言,不應該有步驟化的規範限制,而是回歸本質的師徒關係,不過因為現今的藝術再臨市場強弱的改變,如此的規範教學是不得不做的下策,可以讓有興趣的人快速進入,如果有心更上層樓,可再走向口傳師徒教導之路。
 劉增鍇提出,目前說唱藝術的公演仍然秉持高層次的走向,如此一來,專業品質才得以維持。另外,演出者上台有著重大責任,所以增強功力更是說唱藝術者應當注重的部分。
 王振全則表示,該團偏向個別針對表演環境及參與民眾的傾向需求來做演出,希望藉由平易的內容,讓說唱藝術能被大眾接受及了解。

照片

葉怡均是台灣首位相聲表演者。攝影/吳以晨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