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背裡說故事 舊照客家情

文字-A A +A

【記者張雅婷/新竹報導】

  「2008年客家印象跨世代對話巡迴展」最終站行至新竹縣橫山鄉「大山背客家人文生態館」展出,展覽作品以客家老照片為主題,除了過去專業人士的攝影作品外,也向地方徵集舊照片,藉此喚起鄉親一同找尋即將消失的珍貴紀錄。

  依山而居的客家人,不如平地方便取水、種田的環境,造就客家人勤儉的形象。為了讓民眾瞭解早期客家先民的生活形態,客家印象跨世代對話巡迴展再度展開,最終站行至新竹縣橫山鄉「大山背客家人文生態館」。偏僻、陡峭的山坡,是讓「大山背」揹上「背」字的由來<註一>。過去「大山背」中有所豐鄉國小,偏遠的位置總讓孩童需一早踏上「茶亭古道」行走2個多小時上學。但人口的外流讓豐鄉國小不復存在,目前廢棄的舊校已轉為「大山背客家人文生態館」,橫山鄉鄉公所社會文化課課長陳重益表示,希望藉由此次巡迴展的活動能活化館舍,並透過照片將傳統客家生活呈現給民眾。展示作品中,除了包含專業攝影人士吳金淼、彭瑞麟、鄧南光等人的作品,更向地方徵集舊照,蒐集屬於當地的老故事,「竹塹客家情」展覽將展出至農曆過年後,與民眾一同回味屬於他們的故事。

 
向地方徵集的照片,攝影技法或許比不上專業攝影師,題材與內容卻多了一份親切感。
記者張雅婷/攝影
 
  左手提籃、右手採梨,照片裡的採梨姑娘,對著鏡頭留下燦爛笑顏。「橫山梨」曾經是橫山村當地重要產業,村裡丘陵多被梨園所覆蓋,如今僅剩老照片為當年風光留下記錄,透過展覽敘述從前的回憶。一張披著婚紗的結婚照片,是多少當地姑娘的共同記憶。在傳統客家習俗中,每位新娘訂婚之後,總要在村中尋得裁縫老師習得手藝,好為將來婚後的角色做準備,而這些姑娘的巧藝多是來自舊照中這位陳魏茶妹裁縫老師。從前,總會有二十幾個姑娘擠在陳魏茶妹老師家中,有些人還背著家中的弟妹,就這樣聽著老師的指導,一針一線的縫製衣裳。照片中,雖非記錄當時上課的情景,但老師的微笑身影、照片上那套至今仍保存在床底的禮服,勾起多少當年姑娘的回憶,居民魏秀妹表示,看到這些照片感覺很懷舊。

  內灣支線之一的橫山火車站,曾是當地重要的交通工具,磚制的屋子、老舊的站牌,是多少離合場景的所在,一幅幅「候車情景」、「火車站月台」簡單的道盡所有人的故事,如今舊橫山火車站建築已被新建的鋼筋水泥所取代,同樣的地點失去當時的場景,透過黑白老照片,將彩色居民內心當年的生活。展覽照片中,不少內容是早期洗衣、祭祖、農作生活場景,但現在生活形態的轉變,讓從前生活經驗變得既熟悉又陌生。藉由照片與簡易文字敘述的結合,所勾起的早期生活回憶不僅只局限在當地居民。遊客徐雲水說:「這些照片與我們年代相近,看了內心很有感覺。」透過老照片的轉述,鏡頭下的語言間接卻又寫實的敘述當年的故事,為跨世代、跨地域拉起一座橋樑。
 
  「大山背人文生態館」除了展示老照片外,館內猶可分作「客家文物展覽室」、「影音視聽室」等區域。「客家文物展覽室」中包含當地的老照片,及漫畫家劉興欽<註二>的畫作。生長在大山背地區的劉興欽,讓他筆下的漫畫題材和故事都與此處有關,放牛校長<註三>的淵源即是劉興欽小時候的故事。由於早期生活清苦,學生除了打赤腳登「茶亭古道」、「騎龍古道」而上學,有時也會牽著牛沿木馬道路至豐鄉國小上課,藉上課之餘順便帶家中牛隻到處吃草。放牛校長便趁學生上課時幫著學生到處放牛。劉興欽的畫作不僅在生態館展示,內灣還有一座劉興欽博物館,不少商家以劉興欽筆下的漫畫角色阿三哥、大嬸婆圖騰作廣告,藉大嬸婆之手向顧客推薦道地的客家野薑花粽。

  照片裡,是橫山鄉民過往的故事;照片外,是跨時代與跨地域的接合。2008年客家印象跨世代對話巡迴展行至新竹,不僅僅只是客家文化,更是屬於當地人的故事,跨世紀的對話,讓不屬於當代的人瞭解早期生活。鏡頭下的世界、傳統客家風情,於大山背客家人文生態館一次展現。

  <註一>「大山背」為新竹縣橫山鄉「豐鄉村」在日據時代的稱呼,因大部分區域都在海拔650公尺的大山背山上而得此名。由於大山背山坡陡峭,居民謀生不易,因此而有「上崎頂到嘴、下崎碰到背、細阿妹仔不要嫁到大山背,吃蕃薯頭磅豬菜」此一諺語。
  <註二>劉興欽漫畫家為新竹橫山鄉大山背人,其著名創作除了<阿三哥和大嬸婆>之外,還有<丁老師><小聰明><小蕃薯><機器人故事系列>等。這些漫畫圖書除了漫畫的形式,也有被做成卡通動畫來播映。
  <註三>豐鄉國小陳勝富,因曾幫學生放牛而有「放牛校長」之稱。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08.03.13

中正E報

加入時間: 2008.03.13
4,507則報導
2,180則影音
569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嘉市新氣象 西區大發展

2024-04-15
瀏覽:
10,400
推:
18
回應:
0
2:58

傳統手工製香 堅守文化價值

2024-04-15
瀏覽:
3,540
推:
1
回應:
0
2:50

人間月老 媒那麼簡單

2024-04-15
瀏覽:
3,249
推:
3
回應:
0

守護傳統建築 竹崎鄉土角厝文化

2024-04-08
瀏覽:
5,410
推:
1
回應:
0

鵪居樂業 納入法規後的鵪鶉產業

2024-04-08
瀏覽:
4,703
推:
1
回應:
0
2:59

獨劇特色 訴說台灣故事

2024-04-08
瀏覽:
6,130
推:
5
回應:
0

手繪看板師傅 一筆一畫的電影世界

2024-04-01
瀏覽:
3,557
推:
0
回應:
0

齊聚圓環!屬於嘉義的民主文化

2024-04-01
瀏覽:
6,603
推:
0
回應:
0
2:57

找尋朴子的醫療文化之路

2024-04-01
瀏覽:
10,430
推:
2
回應:
0

番路彈藥庫 舊址活化資源回收場

2024-03-25
瀏覽:
5,397
推:
1
回應:
0

大山背裡說故事 舊照客家情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955篇報導,共12,790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955篇報導

12,790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