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建村簡樸自足的有機農法-魚茭共生創農業新氣象
位於宜蘭三星鄉的行健有機村內,有一位利用魚茭共生方式種植茭白筍的小農,以這項新興的有機農法,帶動了行健村內的發展,讓我們帶您來到純樸的農村,看看小農如何為這片土地注入新生命!
炎炎夏日,戴著帽子、穿著及膝的雨鞋、手裡拿著魚網,正準備出發去工作,踏進筍田裡,一邊看照剛冒出新芽的筊白筍,一邊注意筊白筍下魚兒生活的狀況。他是陳春義,大家都叫他阿義伯,利用魚筊共生的有機方式,種植出肥美又甜脆的筊白筍。
水要到跟膝蓋一樣高,魚才可以留得住,茭白筍也是要比較滿的水,肉才會白,不然就被牠吃成這樣,這個吃的空空的就不能吃了。
「魚茭共生」是一項很特別的務農技巧,運用自然法則的原理,將魚養在種植茭白筍的田裡,及膝的水位剛好適合作物們生長,放養的魚會吃掉傷害茭白筍的害蟲,達到互利共生。
這個福壽螺卵,現在魚也會吃這個卵,卵如果吃掉他就不會生福壽螺,就是怕福壽螺去吃這個茭白筍,魚大便魚也會自己再吃回去,也可以當作施肥。
阿義伯是最早將這項農作技術引進宜蘭三星行建村的小農,除了種植筊白筍外,也栽種許多其他作物,二十幾年下來的有機耕作,使阿義伯的身體無法長期負荷超時的工作而漸漸變差。
爸爸他身體也不好,就想說回來幫他的忙,一開始很反對,這樣種有機也沒有賺到錢,還要做成那樣,除那些草真的很辛苦,那些草要一直拔,他雖然辛苦不過也是很高興,田做完之後喝一下酒這樣也是很高興,這樣做日子也這樣過。
兒子的加入,讓阿義伯回想起對有機農業的初衷,在家人的支持與陪伴之下,阿義伯樂在其中。
我是最開始那一批的,第一批剛開始做,做得不好,有些人就不做了,我做一做就做上癮了,現在就越做成績越好,噴農藥的吃了就毛病都出來,至少我們做有機的就好在這裡,以前我沒做有機常常住院,現在做有機就不用了。
現在不僅僅只有阿義伯一個人在從事有機農法,由於行健村內有機合作社的成立,吸引了許多農友紛紛加入有機種植的行列,每到假日,阿義伯都會和農友們一同參加農夫市集,除了推廣自己的有機作物之外,也結交到不少朋友。
有做的人大家都會互相聯絡,我們每個月都有開一次會,誰有意見,有資料都會拿出來講,大家討論,大家就來做這樣,這樣做起來比較不會,你想一種我想一種,這樣比較能合作就對了。
其實他們這些農民就是讓我很感動,你看他們從年輕就做田,少說也有3、40年了,那突然要讓他們轉型,因為其實作有機是很辛苦,所以我覺得他們的精神還不錯。
在宜蘭這片土地上的人們,藉由自己的力量,創造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就像是培養魚筊共生的阿義伯一樣,如同雜草般堅忍不拔,始終堅持走在自己選擇的有機道路上,即使遇到困難仍然會勇往直前,繼續走下去!
淡江新聞 蘇珊 張殷華 呂奕驊 採訪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