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鷹教了我什麼?---老鷹的故事背後的生命課題

文字-A A +A

文/沈振中

1991年11月9日06:00,我在基隆住家後山看到5隻老鷹從外木山飛往基隆港,那是我在基隆與老鷹的第一次相遇。那時,我對牠們一無所知。

八年後的清晨同一地點,7隻老鷹卻是反方向的由基隆港經外木山往野柳方向飛去。此時,我看到的已不是某個時間、某個地點、幾隻老鷹而已。

我知道牠們又換了夜棲地,我也知道牠們將去哪裏,以及去那裏做什麼。我知道,是因為過去八年來觀察、記錄牠們的日常生活及繁殖習性、活動範圍所累積的經驗,而這些經驗也讓我對牠們的行為變得越來越敏銳,敏銳到可以察覺牠們在空中飛行的心情或目的,對我而言,透過經驗累積而成的了解讓我提醒自己,我不能單純的祇是看到鼓翼、滑翔、盤旋這三種飛行方式,也不能單純的祇看到覓食、進食、求偶、繁殖、追逐、攻擊等科學定義下的行為表相。

在觀察、記錄台灣老鷹即將進入第九年時,我試著整理、思考:在數字、行為、環境之外、我到底看到了什麼?我從老鷹本身及觀察、記錄的過程中得到什麼啟示?我未來數十年的歲月又將如何受老鷹的影響?

一、 成為自然的一部份──觀察方法
 
遇見老鷹就像遇見一位導師,牠帶我進入牠們的世界,也進入牠們所生存的整個自然裏,當我獨自靜靜的坐在山林與村落邊緣觀察、記錄牠們的同時,我也被牠們及整個山林、河谷、草木、鳥獸觀察著;我知道所有的生命、山川、土石都在注視著我這個人類,看我用什麼態度、方法在對待眼前所有土地子民。

我戰戰兢兢,盡量不踩到一草一花,行車時注意不壓到一蟲一獸,遇到被車撞傷、撞死或在馬路上遊盪的蛙、蛇、蜥蜴、蚯蚓……時,我總是提醒自己停車,將牠們移到安全的草堆裏。

老鷹不希望我在記錄一個我所鐘愛的生命時,腳底卻無知的踩死許多與牠們一樣同屬於這片土地的生靈。任何生命不會因身體大小、腦、神經之有無而減損其存在的事實、價值及尊嚴。

有一天,我突然發現我所蹲坐的柏油路旁的一叢小草正凝視著我,一股被自然融合的感動油然而生。而我也頓時領悟到了我花了八年的時間才體會到老鷹給我的第一個生命的課題~先學習讓自己成為自然的一部份。

二、每一個物種都是地球生命演化遺留下來的智慧──老鷹的生態地位
    老鷹教給我的第二個生命課題是:每一個物種都是地球生命甚至宇宙生命演化過程中遺留下來的古老智慧~從生活以及生命歷程中淬取出的智慧。

從國內、外的報告、資料可知老鷹在生態界所扮演的角色是「清道夫」,牠們搜尋、清除路上被車壓死或撞傷的小動物、魚塭的死魚、河床上人類剩餘的烤肉、釣客丟棄的小魚或食物、垃圾場的肉塊、菜市場或魚市場排出的動物內臟或肉塊……這種清除的工作其實也正是「讓所有生命回歸自然重新循環、發揮生命最大的價值、意義」、這不也正是人類正推行的廚餘堆肥的精神內涵嗎?不論是吃肉、吃素,都必需知道這些肉、菜原來都是生命,既然殺了、吃了,吃不完的就應該讓牠們回到土地裏成為其他生物的食物或大地的養分。

除了「回歸自然、重新循環」外,老鷹也充分發揮了「垃圾分類、資源回收」的精神,牠們撿拾人類丟棄的紙、煙蒂、布、內衣褲、繩、塑膠袋等柔軟物品放在巢中舖床,想想看,我們推行垃圾分類、資源回收才幾年,而老鷹們卻已進行這樣的工作數十、數百年以上。

老鷹的行為也讓我了解,自然界裏沒有真正的垃圾,所有自然的物體最後都可以再被自然分解、吸收、進入循環體系,人類創造了許多自然無法消化的物體,就必需學習讓這些物體在人類的體系中循環、再利用─然而,這是耗能的工作,一旦耗能就會襲奪其他生物的資源。所以,最終的良策是讓人間「沒有(用即丟的)垃圾」。而我的「黑鳶二十年」也是以此精神在進行~用最少的人力、物力做最長遠的生命見證。

三、 集體儀式──族群聚集
老鷹還有一種生命的智慧也是人類有待學習的。老鷹除了在繁殖期是各自成對在自己的領域夜棲外,一年當中至少有半年以上的時間,牠們會於下午陸續回到共同的聚集區。在睡覺前,牠們有個儀式~當風力、氣流足夠牠們飛行時、牠們會成群在空中交互盤旋─集體滑行,不斷重複盤旋─滑行,牠們可能從下午三時就開始進行這種儀式,也可能在天黑前的片刻快速從樹林飛起,快速進行如此的儀式,短至5-10分鐘,然後落入夜棲地。

即使是在無風的狀態下,牠們也會先到固定的等待林中,等待天黑再分批飛進夜棲林。

雖然有不少鳥類也有聚集夜棲的行為,但除了燕子外,大概只有老鷹會用空中儀式來做為一天生活的共同結束方法。而那種在空中所進行的交互盤旋~集體滑行所呈現的寧靜、集體意識,讓人覺得牠們正在進行一種集體的心靈分享,一種近乎「神會」的團體聚會。此時,我已無法只是記錄幾隻參加聚集而已,我看見的是高度默契、契約下的一個生命共同體的集體儀式。這種集體儀式有如人類原住民、古老部落的祭典。

我們正在推行的社區意識、社區大學仍在起步,距老鷹這種高度默契心靈神會的境界仍有一段好長的路要努力。家庭、組織、社群唯有在心靈分享、默契、共振下,才可能發展出共同的集體意識及集體行為是老鷹教給我的第三個生命課題。

四、 夫妻關係──配偶的生活

清晨,老鷹離開聚集棲地到各自的活動、覓食區,已有繁殖領域的成鳥會在一大早或稍晚就成對回到各自的繁殖領域巡視。在颱風過後,牠們也會立刻進行修補巢的工作,即使是在平時,牠們也偶爾會抓枝、入巢,甚至交配,並非我們認為的祇在繁殖期才回繁殖區築巢、交配。每對成鳥巡視繁殖區的時間長度並不相同,離開的時間有早有晚,有的會晚至下午五點;大都時候牠們一前一後離開,到達聚集區時若時候還早而且沒有空中儀式,牠們仍會停在同一棵樹上,進入夜棲地林也是一前一後,牠們如影隨形的度過每一天,那種畫面猶如一對老夫老妻互相扶持的走過馬路,令人動容。

然而最令我肅然起敬的是,牠們雖然是每天在一起,可是,一到春天,仍然會進行求偶、展示行為~抓枝一丟枝一理枝或互相一上一下爪抓爪水平旋轉,彷彿訴說著:「妳今年願意繼續與我為繁衍下一代而努力嗎?」、「我今年有此榮幸繼續與妳做夫妻嗎?」想想,人類在結婚婚紀念日那天應該學學老鷹的這種精神~每年重新檢查、確認彼此關係的狀態,然後和諧、合一、共振、共融的趨向更美好的夫妻關係。

但是,老鷹郝先生尋找失蹤的叉翅小姐,包容叉翅的偷腥、浪先生在被獸夾死的白斑旁又衝又叫,以及在不同的山區總會見到老鷹急切的鼓翼兼盤旋兼滑行的來回找尋離開視野的配偶也讓我明白動物與人類一樣,在形影不離所形成的緊密感情外,其實也包含了生離死別所帶來的傷痛,以及生活中許多短暫分隔的焦急、擔心以及感情出軌。當我明白這個老鷹教給我的生命的第四個課題時,我知道我已準備好遇見我生命的另一半,一起修習、實踐這個生命最重大、最長久的課題。

五、在遊戲中成長~教育是使人對生命敏感──幼鳥的成長

還沒有繁殖領域的幼鳥、亞成鳥在聚集期的清晨離開夜棲地後會分成小群四處覓食、活動,下午二、三時,在成鳥仍在各自領域巡弋時,牠們已分批回到聚集區的等待林,即使在繁殖期,牠們也會回到聚集區夜棲,祇差沒有空中儀式而已。這些年輕的老鷹有如人類的兒童、青少年在大團體制度下該做的事(聚集、上課)之外,自行成群創造、發展出牠們自己的生活內容,在人類如同輩團體之各種不同形式的聚會、活動,在老鷹則有許多會令人類讚嘆的行為如:在固定的河床、海岸、牧場、港口、草原、溼地集體覓食,水浴、日光浴、沙浴,集體向叨著食物的狗、牛背鷺俯衝搶奪食物。集體抓起塑膠袋、衛生紙、香煙盒、保麗龍、布,甚至死老鼠,在空中進行「你丟我抓」的團體活動,集體在林稍抓竹葉、樹枝、樹葉在空中丟又抓。

最令我嘆為觀止的是:2隻未滿一歲的老鷹在牧場旋轉式噴水水龍頭前靜靜的觀看那旋轉但間歇噴出的水柱,起初,我並不知道牠們的目的,突然,其中一隻飛起向噴水的小龍頭飛去,在此同時水柱剛好旋轉至牠的方向噴出水。牠也同一時間在空中以雙翼腹面迎向水柱,然後在下一個水柱到達前飛回另一隻老鷹的身旁,第二隻老鷹並來如法泡製。但是我相信牠也與我一樣驚喜的目睹了一場精彩的空中水浴特技表演。這些空中行為在繁殖期就轉化成一對一的求偶展示行為,我不了解牠們的如何發展這些共同的行為模式,唯一的線索是老鷹在學會飛行前,就經常扯、咬巢中的樹枝、布、紙……

成鳥在幼鳥成長過程中是否如人類的教育般給了牠們教導、訓練?有幾個例子如下:母鳥在幼鳥學飛的過程中曾一反平常直接由巢進出的方式而從巢跳上巢樹的樹枝、逐枝走跳到最高點再飛出,該巢的幼鳥後來也循著母鳥的路徑往上攀爬。成鳥在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拉虎

您好!!

看完您的心得,想必您對老鷹的聲音非常熟悉,請問老鷹的聲音在市面上是否可買的到?

謝謝!!

雲兒

是否能告訴我,有哪個機構或協會專門保護老鷹?(急需!5月18日前可告訴我嗎?)

小星星

很想看到那5隻老鷹,可惜沒有照片或是影片

0

加入時間: 2007.06.20

荒野保護協會

加入時間: 2007.06.20
320則報導
4則影音
1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2:20

在台灣看見熱帶雨林-婆羅洲野生動植物巡迴展

2023-12-05
瀏覽:
4,144
推:
0
回應:
0

賞燕熱潮,即將襲捲今年夏天!

2023-06-28
瀏覽:
5,229
推:
0
回應:
0

荒野循環零廢棄志工講師培訓開跑了

2023-06-15
瀏覽:
3,825
推:
2
回應:
0

蟹天蟹地.護蟹有你──淡水河口守護陸蟹行動

2022-11-04
瀏覽:
2,491
推:
0
回應:
0

畫出一篇綠色大地――綠色生活地圖

2022-08-24
瀏覽:
4,490
推:
0
回應:
0

五股賞燕季|我與燕的距離

2022-07-20
瀏覽:
2,720
推:
0
回應:
0

護蟹行動─找尋謝蟹的方法

2022-01-06
瀏覽:
2,669
推:
12
回應:
0

2012地球一小時

2012-03-21
瀏覽:
6,203
推:
5
回應:
6

老鷹教了我什麼?---老鷹的故事背後的生命課題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92,575篇報導,共13,175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92,575篇報導

13,175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