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需要哪一種觀光
文/李偉文(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
2003年10月17日半夜,一群荒野資深幹部伙伴分乘兩輛車,直奔花蓮。18日凌晨抵達花蓮分會那棟古色古香的日式平房打尖過夜。
第二天一早到花蓮文化局的演講廳參加「興建蘇花高速公路電視公聽會」。
當天排定的發言人,除了官方代表,學術界產業界代表之外,唯一的民間團體就是荒野保護協會。
我們派出花蓮分會的周育安伙伴代表發言。育安曾任花蓮分會秘書,離職後仍以義工身份積極參與解說以及環境議題方面。今天一早,負責荒野環境議題的常務理事廖惠慶,專程從台北搭飛機趕來,黃雍熙更是從大陸工廠轉機一路趕到花蓮參加這場電視公聽會。
所謂電視公聽會是將代表發言的各單位及民眾發言的內容,全部拍攝下來,製作成專輯節目,在花蓮當地反覆播放。這場公聽會是由立法委員盧博基立委所主辦,邀請了各相關中央及地方政府部門還有學界及民間團體共同討論、辯論。
當然,在台上講話的人,各有其立場,尤其身在政府部門,政策若要蓋,實在很難說什麼,我想,這樣的苦衷我們是理解的。不過,我看發言的很多官方代表倒也語多保留,中規中矩的陳述,相對而言,學界與民間團體的發就是非分明、清清楚楚。
耐人尋味的是民眾的發言,大概有六位民眾發言。黃雍熙以出門在外賺錢的花蓮子弟發言,荒野的顧問,東華葉智魁教授以到花蓮定居的外來人口發言,之外,有位村長,及公路沿線的老人家,都極力反對,還有位原住民領袖持中立看法──若能不破壞原住民的權益,他們沒什麼意見。整場公聽會只有一位以較激烈且明確支持興建的「民眾」也就是花蓮縣公務局的副局長「偽裝」民眾身份發言。
其實,正如同東華大學宋秉明教授所說,不管興建蘇花高或花東高,要談論它們對觀光的影響,必須先問是哪一種觀光?也就是這條公路的開發,已不單純是開發與保育的問題,而是花蓮未來發展的問題。
若是事先問題沒有想清楚,貿然動工興建,不只工程技術、環境衝擊,甚至對花蓮整體未來的社會及人文結構,都將產生無可恢復的變化。
在公聽會後,花蓮保育團體又繼續開會研商,目前我們的遊說主軸大概定在「暫緩興建」,讓所有客觀且真實的專業資訊,如經濟或社會成本、衝擊程度、對未來及後代子孫的影響,這一切資訊必須都很清楚的呈現並宣導後,再讓花蓮地區民眾來決定花蓮的未來發展方向。
(本文刊載於荒野快報143期)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