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能源分區會議 選後登場

文字-A A +A
 
(謝雯凱 攝)
 
文/謝雯凱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氣候與能源計畫專員)
 
    應核四封存,經濟部籌辦新一屆的全國能源會議,大會時間約在20151月間。日前已經對外蒐集議題背景資料,經由專家初步檢核後做成文件,預計在九合一選舉過後於,辦理全國8分區及3 團體(學研、產業及社會)之因應策略意見徵詢會。
 
    過去全國能源會議已經舉辦過三次,然而過往舉行方式流於意見各自表述,共識項目甚多,但關鍵項目因爭議擱置,卻又無法確保某些重要共識的落實。例如,2009年的全國能源會議共識中,有一條是在稅收中立的原則下開徵能源稅,但行政機構顧及產業經濟衝擊,每每拋出能源稅規劃後,很快便胎死腹中。
 
未來電力哪裡來?
 
    第四次會議有著迫切的需求,一來是馬總統 2011年「穩健減核」政治承諾中,已表示核一、二、三不予延役,而又於 2014年 4月間宣布核四於安檢完封存停工;而這番核電決策又引起輿論動盪,社會期待有積極的對話。特別是節能技術日新月異,而國際間再生能源發展一日千里,急需以更全觀的視野來檢視台灣能源規劃與經濟前景。
 
    在能源會議官方網站上,便寫著這兩點會議目的:「因應未來國內外政經能源情勢及核四封存後,可能面臨能源供應問題。」、「共同研商我國未來電力穩定供應之短中長期因應策略與作法。」本次能源會議把「未來電力哪裡來?」訂為主題,底下規劃三個攸關我國未來電力三大核心議題:「需求有效節流」、「供給穩定開源」、「環境低碳永續」,而核心議題下共有七項子議題,分別為:
 
一、「需求有效節流」

 
  1. 未來能不能限制民生用電不增加?
  2. 如何能發展產業,又能抑制用電不成長?
二、「供給穩定開源」

 
  1. 臺灣再生能源到底還可以再增加多少?
  2. 燃煤、燃氣及核能要如何選擇才符合全民利益?
  3. 什麼才是合理電價?
三、「環境低碳永續」

 
  1. 在國際減碳趨勢下,我國能源選項與減碳路徑的決策應有哪些考量?
  2. 如何評估各種能源配置之環境衝擊及因應配套?
 
 
去主觀性的討論,是否就是更好的社會對話呢? 
 
    第四次全國能源會議還有幾個特殊之處,它強調資訊透明、程序公開,並要先釐清客觀事實再進行討論。    
 
    經濟部長杜紫軍接受遠見雜誌專訪時表示:「全國能源會議比較麻煩的是,技術性很高,但資訊來源很多!真真假假,難以辨別。所以這次,會花比較長時間在前面,去驗證技術資訊的來源,我們歡迎大家提供訊息,但都要『有所本』,不能只有主觀看法。」 
 
    這使得在第一關向全民徵求背景資訊時,為了要達到「客觀事實」的判定,要求民眾附上具有佐證來源的資料,並安排專家學者檢核。儘管這樣的做法想摒除情緒性的意見,但其實構成了公民參與的門檻。
 
    有許多相關利害關係人,例如核電廠、火力電廠四周受到影響最深的居民,關心的可能是對於電廠事故與汙染的心理壓力、社區意見紛擾等問題,既然電廠多蓋在偏鄉,這些教育程度較低的社區居民,較難以提出客觀的佐證資料,一但少了能源爭議衝擊最深的這塊草根民意,背景資訊內就更難討論到社會衝擊影響。
 
    其實能源爭議中,會主動表述意見的,往往是利益受到影響的一方,自然會有主觀立場。不管是核能、再生能源發展的爭議,光是反核與擁核兩方各自提出的科學研究資料,往往只取對自身有利論述來佐證,各自導向不同的結論。因此主觀議題仍無可避免。
 
圖:部分政府機關提出極為重要具體的背景資訊,攸關節能政策的推進。
 
會議是否能跳脫核電框架? 
 
    根據能源會議的新聞稿,目前各界提出 422則背景資訊,但七成屬於核心議題二,其中大部分都是核能相關資訊。而關於節能的核心議題一,則僅占 9%,這點至為可惜。
 
    倘若以背景資訊的比例,來對照關心能源議題的參與者與機關屬性,便不免擔心這場會議無法成為全民對話的平台,而是僅侷限於能源領域的小圈圈,核電議題也免不了主宰整場大會的討論不過,如果未來討論的方式能經過設計,讓每個核心議題都能充分討論,也尚稱不錯。
 
    全國能源會議的目的,是想研商未來的電力規劃前景,進而架構出台灣整體的永續能源政策,那麼民眾的參與至關重要。能源局早先還做了一份《民眾能源認知調查報告》,發現有76.1%的民眾關心能源議題,卻只有 29.2%的民眾表示願意參加能源會議活動,比例甚低。因此,希望在選舉完之後,大家可以把注意力移到能源議題,親自來參與分區會議與大會。低碳生活部落格也將會在全國能源會議前,持續在臉書、部落格發布會議進展、報導,與台灣能源資訊,希望帶領大家更了解這個攸關自身的議題。
 
圖片來源:台達基金會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07.11.14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

加入時間: 2007.11.14
1,532則報導
1則影音
3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全國能源分區會議 選後登場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957篇報導,共12,790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957篇報導

12,790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