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縣山區步道景點動植物資源調查計劃」成果報告編後記

文字-A A +A

文/張健常(台南分會解說員)

去年(91年)下半年一次室內聚會,雅茵在工作報告時提及:台南縣政府有意委託荒野台南分會針對縣內特定地點實施動植物資源調查並做成報告。這對尚處於籌備階段,人力及資源均感困窘的台南分會來說,可說是極大的挑戰,事實上類似的執行計劃在荒野亦無前例可循。會員對這突如其來的大工程莫不備感壓力,然而基於本著荒野推廣教育的願景,與對理想懷著一股執著的衝勁,也對未來的計劃抱持高度的憧憬,同時去年底開辦的第一期自觀班,也以相同地點作為室外課程及結業的場地,這對資源普查工作的順遂提供相輔相成的效果。

此次資源調查的地點有三處:一為東山鄉崁頭山至曾文水庫沿線步道;其二是大凍山步道;另有南93線的螢火蟲資源調查。其中崁頭山至曾文水庫沿線步道,即所謂青山仙公廟一帶,也恰是台南分會兩個定點之一,已有較長期的觀察紀錄,另兩處雖地處偏遠、幅員廣大,也在資源調查過程中無形擴充了定點活動的版圖,可謂開拓視野無遠弗屆,不啻是額外的收穫。

至於工作執行期程自91年9月10日起至92年2月28日為止不到半年的時間,期間約莫涵蓋了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立春和驚蟄等12個節氣。光從字面上就隱隱透著寒意,理論上正當北半球遠離太陽,草木蕭條、蟲獸冬眠蟄伏的時刻。然而在台南伙伴充滿熱情活力的探勘活動、不眠不休的圖鑑比對與資料綜整的文書作業下,竟然挖到不少寶藏,完成一份內容充實、圖文及表格並茂的調查報告,正應驗了一句話:「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台南地處嘉南平原,西濱台灣海峽,沿岸生態以沙洲、潟湖為主,尤以秋冬造訪的黑面琵鷺聞名國際。境內雖無高聳入雲、崢嶸險峻的山峰,但自阿里山脈以降,源遠流長的曾文水系竟也為這塊土地雕鑿刻劃出參差多樣的風貌,豐富的景觀蘊藏為數可觀的動植物資源。根據計劃目標與工作計劃書的規劃內容,我們所需完成的工作項目計有五項,分別為文獻資料蒐集整理、執行動植物生態調查、必要性之標本採集鑑定、動植物名錄建檔與成果彙整報告撰寫等五大部分。原先規劃各步道各執行四次探勘作業,然實際執行則超出甚多,充分展現荒野的活力。

關於工作的流程大致劃分四個階段:一為行前準備工作,包括製作調查紀錄表格與準備觀察工具;二為現場調查與紀錄,調查物種概分昆蟲、蜘蛛、兩爬、鳥類、哺乳類與植物,其中蝶類因種類繁多,自昆蟲項當中細分出來;而植物項也再分為木本、草本、攀緣性與蕨類,各有專人紀錄彙整,步驟從確認路線圖、植物分布位置勘查及隨機觀察,到紀錄並拍照或物種採集;三為調查資料彙整,包括繪製步道路線與植物分布圖、查閱物種分類科屬及學名;最後則為成果報告書的撰寫。

至於本計劃最為關鍵的工作項目則為現場調查與動植物的分類彙整,前者目的在於實地瞭解崁頭山至曾文水庫沿線、大凍山步道與南93縣內之物種資源。主要工作步驟為確認步道路線、製定紀錄表格、安排調查頻率、現場紀錄與繪圖等;而後者在於將調查結果做一系統之量化呈現,使得報告書能以工具書之型態供使用單位檢索查閱。現就三條路線調查結果簡述如下:

一、 崁頭山至曾文水庫沿線步道:

縣政府曾於86至87年間委託特有生物保育研究中心對本區域進行年餘蝶類調查,當時紀錄累積發現的蝶類共有129種。而本次計劃在不足半年的調查期間,特別是冬季低溫氣候,卻紀錄達6科84種,成果相當豐碩。連同其餘昆蟲57科123種、蜘蛛10科23種、兩爬類8科16種,加上18科41種鳥類和少數的蝸牛、蟹類及少數哺乳動物等,本區域共紀錄到動物計303種。屬於保育類者有台灣獼猴、大冠鷲、鳳頭蒼鷹、黃腹琉璃、朱鸝、鵂鶹、龜殼花、褐樹蛙、莫氏樹蛙、兩種小雨蛙、虹彩叩頭蟲與台灣爺蟬等,其中台灣爺蟬因季節因素事實上在調查期間並未出現,但根據以往觀察紀錄它們的確生長在這片山林中,今年端午節徐仁修老師在力中的引領下上山,果然發現數隻身批翠綠華服的爺蟬雄踞枝頭,光這幾隻珍稀寶貝就殺了數卷底片。植物部分屬於草本有32科79種、木本45科112種、攀緣性植物19科32種及低等植物蕨類14科28種,共計251種。

二、 大凍山步道:

位於台南縣白河鎮與嘉義縣大埔鄉交界的大凍山,位於崁頭山西北方約6公里,海拔1,241公尺,是台南縣的最高峰。與崁頭山一樣,假日均為熱門的郊山健行步道,上山的兩條路線前半段因人為開墾為檳榔園或竹林,物種分布較貧乏,繞九龍山沿稜線至大凍山的路線,因人為活動較少,物種相對豐富多樣。期間紀錄的動物有132種,植物部分則有230餘種。茲區分如下:蝶類5科48種、其餘昆蟲26科35種、蜘蛛有4科9種、兩爬類除梭得氏赤蛙、斯文豪氏赤蛙集中國樹蟾以外,其餘皆曾見於崁頭山,計有4科8種;另有13科23種鳥類和8種蝸牛。草本植物29科82種、木本植物40科88種、攀緣植物22科38種和14科23種的蕨類。

三、 南93線:

本步道地處南二高與白河水庫之間,南北向,分與北側南90線竹門國小和南端172縣道木屐寮相接,長約3公里,豐水期時有水庫導入水源穿越而下匯入急水溪,因天然水生環境滋潤,故本計劃著重於螢火蟲之棲地與種類調查。事實上3年前此區亦曾紀錄過上千隻台灣窗螢大發生之盛況,若擴大與大凍山區相接,則共計有十餘種螢火蟲發現的紀錄。惟調查期間適逢冬季枯水期,復加水庫淤泥清運工程進行,車輛進出的噪音灰塵造成當地生態相當衝擊,並未發現螢火蟲之蹤影。不過在有限的調查時區內,仍紀錄到動植物共50餘種,在報告中也針對該區域普遍的農牧活動、畜牧廢水污染的狀況加以檢討,期能在後續工作規劃中能予以追蹤保護。

全篇報告書除了環境概述、調查工作方法、動植物名錄完整呈現之外,也依據三條景觀互異的步道,在自然保育、生態維護及規劃運用上提供不少建議供委託單位參考。同時印發一定數量給各分會參考,也有電子檔交付總會推廣部,有興趣的夥伴可就近參用。

最後要感謝的是分會長雅茵負責全盤計劃協調工作,力中與玉玲昆蟲生態的調查紀錄及報告撰寫,宏碩與嘉隆、宏仁的地質環境與植物調查,淑娟的步道路線圖繪製等,還有分會全體解說員、自觀班學員大家的通力合作,圓滿完成這份成果報告。

(本文刊載於荒野快報139期)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chreng

marcus
請與荒野台南分會連絡
06-2088453
可取得相關資訊

marcus

張先生你好
我現在在研究另一個區域-在花東縱谷的步道景觀調查,想說你的這個調查報告可以借我閱讀參考。
謝謝

0

加入時間: 2007.06.20

荒野保護協會

加入時間: 2007.06.20
320則報導
4則影音
1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2:20

在台灣看見熱帶雨林-婆羅洲野生動植物巡迴展

2023-12-05
瀏覽:
3,840
推:
0
回應:
0

賞燕熱潮,即將襲捲今年夏天!

2023-06-28
瀏覽:
4,998
推:
0
回應:
0

荒野循環零廢棄志工講師培訓開跑了

2023-06-15
瀏覽:
3,689
推:
2
回應:
0

蟹天蟹地.護蟹有你──淡水河口守護陸蟹行動

2022-11-04
瀏覽:
2,275
推:
0
回應:
0

畫出一篇綠色大地――綠色生活地圖

2022-08-24
瀏覽:
4,131
推:
0
回應:
0

五股賞燕季|我與燕的距離

2022-07-20
瀏覽:
2,544
推:
0
回應:
0

護蟹行動─找尋謝蟹的方法

2022-01-06
瀏覽:
2,497
推:
12
回應:
0

2012地球一小時

2012-03-21
瀏覽:
6,059
推:
5
回應:
6

「台南縣山區步道景點動植物資源調查計劃」成果報告編後記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8,976篇報導,共12,907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8,976篇報導

12,907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