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端的第一 紀錄片教出柔軟的心
【記者柯柔伊/桃園報導】
桃園縣北勢國小今年七月出現了一部溫馨的紀錄片,由全班第一名的盧家萓紀錄最後一名賴來雄的學習過程。以小學生視野為出發點的紀錄片,不但入圍了民國九十七年的廣播電視小金鐘獎,更帶出了導師溫雅惠的教學理念,讓孩子有顆柔軟的心。
資源回收場的牆壁成為賴來雄揮灑創意的空間。
圖片來源/ 溫雅惠提供
這部曾帶給很多人溫暖的紀錄片「我的同學---來雄」<註一>,當初是由全班合力拍攝完成。同樣是第一名,但一個總是全班第一名,另一個總是全班最後一名。很多人或頂{為全班第一名和全班最後一名是兩邊不同的世界,然而盧家萓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同。「老師常告訴我們,成績並不代表一切,能夠體貼別人才是最重要的。」她說。雖然賴來雄不愛唸書,在班上總是最後一名,然而他在繪畫方面卻有很大的潛力,於是在溫雅惠向校方的爭取下,校園一角的牆壁成為了來雄的畫布,讓他擁有揮灑創意的空間。
秉持著「孩子要什麼,我就給予什麼」的教學理念,溫雅惠帶領六年辛班,以花費將近一年的時間製成這部紀錄片,其中,片中小朋友是以第一人稱錄製旁白,用他們的視角觀看這個世界。「一個人的價值,不是只有國語數學而已,做其他事情也可以擁有人的尊嚴。」溫雅惠表示。在當初大家都認為來雄應該要加強學科的聲浪下,她證明了自己並沒有看錯人,不會國語及數學的孩子也能擁有自己的專長。雖然製作紀錄片時因為教學理念不同,曾有其他老師反對讓來雄在上課時間去畫圖,然而溫雅惠不因此退卻,堅持自己走的是對的道路。
賴來雄為牆壁彩繪上繽紛的卡通圖案,為美化校園環境盡一份心力。
記者柯柔伊/攝影
由於來雄在課堂上缺乏興趣,造成學習情形低落,在班上朋友也不多,常獨自一人在位子上發呆。因此在輔導室老師倪美芬的協助下,溫雅惠開始讓來雄在資源回收場的牆壁上作畫。由於資源回收場是班上的負責區域,下課時同學會至回收場打掃,因此同學們開始注意到來雄的繪畫能力,讓他開始在同儕的讚美中建立起自信心。「到後來找他玩的同學變多了,常會因為同學的邀約讓來雄沒法作畫,我們看了也覺得很開心。」倪美芬表示。她強調讓來雄在牆上畫畫的做法,並不是要求他成為一位繪畫天才,而是讓來雄在繪畫的過程中感到滿足,增進在班上與同學間的互動。
「這個年紀的孩子最可貴的,就是擁有一顆體貼和柔軟的心。」溫雅惠笑著說。藉由這部紀錄片,小朋友更珍惜與同學之間的互動,知道當有同學需要幫助時,要將心比心,以體貼的方式對待對方。不僅孩子的笑容增加了,班級也更加團結緊密。對這群學生而言,是第一名或是最後一名並沒有差別,因為溫雅惠從自己對學生的言教及身教中,讓孩子看到了成績並不代表一切。
<註一>「我的同學---來雄」 (片長11分鐘)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