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問我們還能吃甚麼
2014年09月08日11:50
相關連結: http://alturl.com/x2m9h
余尚儒(台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理事)
這幾天餿水油事件不斷延燒,延續去年爆發假油事件,食安問題一件接一件,似乎沒有停歇跡象。官員、 媒體、民眾驚慌失措,熱鍋上螞蟻,急著找到所有問題廠商,上游、中游、下游,一家接著一家出來道歉、自清和承諾。然而,資本主義社會的結構因素,對問題背 後的問題,卻沒有被揭露和思辨。其實,根本問題在於,我們是否願意改變我們的生活和飲食方式。仔細想想,生活中除了空氣、水、陽光幾乎是個人無法決定之 外,食物的選擇權,絕大多數,操之在個人和家庭身上。每天電視都再更新,又有哪一家中標?每個人都在問,那我們還能吃甚麼?
當一家廠商 供應東西出問題,下游廠商全都被牽連後,我們可以看到是政府管控失靈,食品認證失效,廠商良心被狗吃。原本中秋節應該是「一家烤肉萬家香,卻變成一家失火 萬家燒」。當我們享受資本主義社會高度發展時候,也默許食品製造業廠商,以外包再外包的分工方式,帶來生產的效率和方便,同時也讓我們承擔「壟斷式分工」 的風險。換句話說,對資本社會下「壟斷式分工」所帶來風險管控,應該成為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方針。
我們必須重新思考,食品安全需要怎麼 樣的分工方式。如果我們期待政府用嚴刑峻法可以嚇阻不肖廠商,大概對資本社會中政商財團結構過分無知。有人主張開放市場,讓更多廠商來競爭,便可確保食品 安全,無異緣木求魚。因為資本家可不是吃素的,提高利潤和壓低成本永遠是一體兩面,食品安全不可能用良心來維護。唯有建立讓消費者可以參與監督機制,讓在地生產者和消費者有機會接近彼此,以及提高消費者本身對健康飲食的意識,才能有效監督食品產業的分工過程。換句話說,政府要營造有利於生產安全食品環境,身為消費者我們,也要主動積極去認識好的生產者。
這幾年來國內農業的在地復興,陸續推動社區支持型農業,或是社區菜市長等共同購買團 體,強調農食一體,農食互助的概念,讓消費者和生產者更多互動,目的也在打破資本社會下農產產銷壟斷的過程。同樣打破的概念,能否應用到食品加工業,甚至 讓一級、二級甚至三級的食品加工業,讓生產和消費,儘量都在產地附近,在地有固定的消費族群,產生地產地銷善循環。打破壟斷式分工和外包,即便再有無良廠 商,相信風險損害降到最低,甚至侷限產地而已。如此經營在地食安環境,有賴各地方政府能否用心去營造。
我們還能吃甚麼?其實可以吃的東 西還很多,問題是我們願不願意改變飲食方式。如果當消費者本身,自己也不清楚那些食品有害身體,又如何能促使廠商願意生產健康的食品呢? 如此窘境和台灣衛生教育長期忽略飲食,國家沒有完整飲食教育政策,不能說沒有關係。每發生重大食安問題,依賴少數學者、專家高聲呼喊應該如何躲避,等到風 頭一過,這生產結構依舊存在,食品危害必定再來。提高全民對健康飲食的意識,制訂完善飲食教育政策,是中央政府刻不容緩的責任。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