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北門文化—通往過去 北門文化特色

2008/12/10 19:31
2,990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記者林婉茹、馮少菲/嘉義報導】

  北門地區擁有的文化歷史特色,包括剖香腳、竹寮、牛灶、內教場以及阿里山林業等,其中以雲霄厝古道的「剖香腳」文化,與阿里山林業的發展,更具有歷史價值。

走過古道 百年文化「剖香腳」

  雲霄厝古道一帶由於居民早期生活困苦,又鄰近九華山地藏庵<註一>,因廟宇的地緣關係及為了貼補家用,婦女幾乎從事「剖香腳」這項已有百年歷史的傳統行業。曾經做六十幾年「剖香腳」、年紀已過80歲的邱李秀鳳說:「一嫁過來這裡就跟婆婆學習剖香腳,以前為了養家才剖香腳,邊做邊照顧小孩。」剖香腳是將刺竹依尺寸鋸開,再用柴刀將竹筒剖成纖細的祭拜用香心,最後經由香舖人員製成香販售。學習剖香腳必須經過3年的時間,才能成為頂尖的剖香腳師傅,但是在學習的初期容易因不熟練而受傷,婦女必須忍受因剖香腳受傷的疼痛。婦女經過時間的歷練,一刀一刀熟練地將竹筒剖開,製作成一支支整齊的香腳。這項傳統技藝不單是為了維持家計,也代表當地婦女堅忍不拔、刻苦耐勞的精神。

  因為從事「剖香腳」的人不少,在雲霄厝古道附近有間販賣大量竹子的竹寮,提供剖香腳所需的竹子來源,「做剖香腳的人都會去竹寮買大量的竹子,小時候都會幫忙把竹子拖回家。」邱李秀鳳的小女兒李錦雀表示。居民將竹子搬運至家中堆放後,便開始鋸竹、剖香腳。為了製造大量的香腳,有時必須從早到晚不停地工作,由於「剖香腳」的盛行,使當時的雲霄厝成為雲嘉南地區最大的「香腳」產地。

阿里山林業 帶動北門地區發展
 
  北門地區除了雲霄厝古道的文化,另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文化,則是阿里山的林業發展。阿里山林業從日治時代開始發展,並於1910年北門驛興建完成。當時北門驛是阿里山森林鐵路的起點,從阿里山砍伐的檜木都運送至此,使其成為木材的集散地。現今嘉義市的檜村里<註一>仍有部分日式建築存留下來,而這些日式建築是日治時代建造的公家宿舍。洪雅書房房主、瞭解北門文化的余國信表示,當時阿里山森林鐵路需要日本技師來台工作,日本政府興建日式建築的宿舍,希望能因此減少日本技師思鄉的情懷。除了公家宿舍外,與木材產業相關的機關也隨著阿里山林業發展而設立,如林業辦公廳、貯木池、製材所、火車修理廠、營林俱樂部等,使北門驛周遭的產業功能更加完善。

照片

日治時代因阿里山林業發展而建造公家宿舍。
記者林婉茹/攝影 

  光復後,阿里山林業帶動北門地區的經濟發展,與木材相關的行業,如木場、木材行、鋸木及製材工廠等隨之興盛,吸引各地木材商前往北門地區,人口的聚集造成商店、旅館等其他行業也越來越多。而日治時代興建的日式建築,則成為當時林務局員工的宿舍,直到大部分的員工退休後,仍有人居住在這些具有日式風格的建築中。

  對北門地區老一輩的居民而言,因為曾經經歷過,所以對過去雲霄厝古道一帶的文化、阿里山林業的開發記憶深刻;而這些文化也造就了北門地區的繁榮景象。

  <註一>日治時代稱做「檜村町」,因位於里內的北門驛,以及為早期木材集散地而稱做「檜村里」。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