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氣候討活難 影響河烏生子意願

文字-A A +A

水質、魚類和水生昆蟲有什麼變化,立即反映到河烏族群。每當發生洪水,當年冬天河烏繁殖的數量就會變少,多數的河烏選擇放棄繁殖。

圖:河烏捕捉水棲昆蟲。(攝影:陳宏昌)

文/廖靜蕙 (環保記者)

    活在高山溪流中的河烏,依賴溪流程度高於其他鳥種,而河烏所在的溪流,更代表水質潔淨未受污染。若說翠鳥是低海拔河流生態系指標鳥種,那麼高山溪流的指標鳥種非河烏莫屬!只是,極端氣候如驟降雨、洪水,衝擊河川生態,導致水生昆蟲、魚類等河烏賴以維生的食物消失,卻讓河烏不敢生小孩!

    河烏(Cinclus pallasii)又名褐河烏,體長約22公分,具有潛水的能力,完全防水的羽毛,讓牠得以進入水裡捕捉小魚和水生昆蟲,生活領域多在湍急的溪流,這些溪流特質必須清淨水質、含氧量高,溪流中看到河烏,代表著此地溪流擁有健全的生態系。

    長期參與雪霸國家公園河烏調查研究的洪孝宇,目前正於屏科大生物資源研究所攻讀博士班,同時為屏科大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教授孫元勳研究團隊成員。提到河烏研究,必須從櫻花鉤吻鮭談起。

解開七家灣河烏族群波動之謎

    2003年,雪霸國家公園為了保育國寶魚,於七家灣溪沿岸環境積極復育,由屏科大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教授孫元勳組成的研究團隊,則於櫻花鉤吻鮭的天敵黃魚鴞的調查研究之餘,也順帶瞭解捕食鮭魚的鳥種,於是,在水中行動自如的河烏便成了首要對象。

    七家灣約維持40~50隻河烏族群數。經過研究人員在不同河烏的巢位記錄將近7000次的餵食中,發現只有4%是魚類,包括苦花、鮭魚等魚類的幼魚,而河烏吃小鮭魚,原本即為食物鏈的一部分,至今仍能維持生態平衡。

    只是令人不解的是,七家灣已是保護區,河烏族群仍有波動。洪孝宇的博班論文,即彙整10年的監測資料,得出颱風、急降雨等極端氣候,是影響河烏族群的關鍵,夏季洪水時河烏數量會減少,冬季要繁殖的時候數量就會回升;在洪水季節,河烏會到一些小支流避難,等水退了再回家。

洪水來了 河烏不生了

    河烏幾乎不會離開溪流生活,洪水對河烏的影響不容忽視。洪孝宇說,2004年8月研究團隊第一次遇到颱風(艾利颱風),洪水消退後,研究團隊發現河烏數量不到颱風前的1/10,兩個月之後,溪流生物逐漸恢復,河烏數量也跟著恢復到颱風前的水準。經過幾次颱風之後,研究團隊也發現此循環十分固定,且河烏具有避難能力。

圖:七家灣溪暴漲的洪水 (攝影:楊正雄)

    然而,河烏懂得避難並不代表洪水不構成威脅。洪孝宇解釋,當洪水帶走河烏食源,那冬天有如「歹年冬(台語)」,「在食物變少的情況下,河烏只能勉強養活自己,要再生小孩恐怕不容易。」

    也就是,每當發生洪水,當年冬天河烏繁殖的數量就會變少,多數的河烏選擇放棄繁殖。 他接著說明,河烏的數量變化和繁殖表現,反映了整個溪流生態的狀況。河烏棲地專一性高、幾乎不會離開溪流,又位於食物鏈的上層,水質、魚類和水生昆蟲有什麼變化,立即反映到河烏族群。

    這幾年,颱風時間有延遲到秋季的跡象,如此一來,食源恢復的時間也跟著往後延,河烏繁殖意願恐怕會再受影響。

有勝溪 最佳避難棲地

    鄰近七家灣溪的有勝溪,是櫻花鉤吻鮭的歷史分布區,雖非國家公園腹地,卻因集水區較小,而成為一處不易遭受洪水衝擊的棲地,研究人員觀察到,當洪水來時,河烏就會躲到有勝溪。

    洪孝宇指出,有勝溪沿岸雖有慣行農法的耕地,棲地較差,卻具有避難效果,達到保險機制,因此不應輕忽它能發揮的功能。

冰天雪地繁殖 就為了確保幼鳥得食物

    一般鳥類都是在春暖花開的春夏季繁殖,即使如鉛色水鶇和紫嘯鶇,同樣為溪流鳥類,也在春夏季繁殖。唯獨台灣的河烏選擇在每年最寒冷的1~3月間繁殖。

圖:河烏親鳥育雛。(攝影:陳宏昌

    洪孝宇指出,河烏與其他溪流鳥種不同之處,在於牠們幾乎完全依賴水中的小魚和昆蟲生存。而台灣從5月起開始進入梅雨季,緊接著夏天的颱風季,豐沛的雨量經常導致溪水暴漲,湍急又混濁的溪水,不利於潛水覓食的河烏,因此繁殖季只得選擇在冬季枯水期。

    河烏築巢於溪邊岩壁,為了要保暖,會把整個巢用苔蘚包成一顆密不透風的大圓球,只留一個小洞可以進出,要築這樣的巢可是個大工程;其他鳥類築巢是一般的碗狀,也不需特別加蓋保溫。

研究獲世界鳥會學大會青睞

    最近他將河烏的監測研究,投稿至世界鳥類學大會,並於數百份報告中獲邀於會中報告,顯示河烏研究所受到的重視。但是,在台灣一項研究能進行十年以上實屬不易,國外學者仍認為不足,需要更長更久的監測資料。

    與會過程他觀察了幾個有河烏分布的國家,如英、美、歐洲幾個國家,皆已關注全球暖化對河烏的影響,也將河烏視為河川汙染監測的指標物種,例如酸雨如何影響河川水質,從監測河烏蛋殼得知等。

※系列文章「暖化下的台灣生態系

【延伸閱讀】
"Audubon the Climate Report: American Dipper" 8-Sep-2014 Audubon Society
"River birds’ response to hydrological extremes: New vulnerability index and conservation implications" Alexander Royana, David M. Hannah, 17-Jun-2014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科學家對河烏瞭解多少?》洪孝宇 26-Dec 2012 野生動物保育彙報與通訊
武陵地區洪流及河烏與溪流昆蟲之關係》丘明智 4-Sep 2012 中興大學昆蟲學系所

【作者簡介】

灣環境資訊協會特約記者。從事社工、社服14年之後,認知到畢竟是人的社會,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從國家公園專欄寫手開始,2009年以44歲年齡投入全職記者工作。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2

加入時間: 2007.11.14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

加入時間: 2007.11.14
1,527則報導
1則影音
3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不落人後 英國版CBAM預計2027前上路

2024-03-28
瀏覽:
1,087
推:
1
回應:
0

碳捕捉非仙丹 為什麼CCS是油氣產業的虛假解方?

2024-03-04
瀏覽:
2,095
推:
0
回應:
0

又延誤!歐洲鐵路交通的極端氣候挑戰

2024-03-04
瀏覽:
1,983
推:
0
回應:
0

法國農民為何怒火中燒圍攻花都?

2024-02-26
瀏覽:
3,702
推:
0
回應:
0

生成式AI浪潮興起:AI有多耗電、耗水?

2024-02-26
瀏覽:
3,473
推:
22
回應:
0

極端氣候討活難 影響河烏生子意願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472篇報導,共12,754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472篇報導

12,754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