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教師 用生命灌溉校園

文字-A A +A

  記者張致鎂/文山報導
第三屆教育大愛菁師獎於上月22日公布得獎名單,共選出57位優良教師。由私立靜心國民中小學七年信班導師黃華玉發起,針對罕見疾病兒童提供家庭課輔的志工服務方案,獲得菁師獎的表揚。
為了減輕學生負擔,學校多半於課餘時間提供公共服務活動。但黃華玉認為,學校安排的志工活動,全程由校方規畫,少了學生自發性的參與動機。她鼓勵學生試著去思考想幫助的族群,主動發起志工活動。最初由班上六名學生發起幫助癌症患者的志工活動,但接洽的過程中一再碰壁,後改以聯絡財團法人罕見疾病基金會。罕病基金會最終被學生的誠意打動,接受學生的幫忙。志工服務原先安排在寒暑期進行,但黃華玉認為,參與志工服務對學生而言也是學習的機會,希望學期中能延續,進一步發起家庭課輔的志工服務,利用周末假期到罕病兒童家中,針對個別情況進行教學。人數也從原先的六名學生,慢慢增至20多人。
黃華玉表示,學生在與罕病兒童接觸的過程中,感受到生命的脆弱與珍貴之處。「原先不太了解自己能力,懷疑是否有能耐做出如此有意義的計畫。」活動的發起人之一,現就讀於台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學生黃奕滔說。他表示,除了學習到籌備活動的技巧,還有一份對人文的關懷。
對於獲得菁師獎的感想,黃華玉則表示,菁師獎的榮耀不屬於她一人,學生自發性的參與精神,是最值得被表揚、讚許的幕後功臣。

記者曾稚翔/新店報導
歐陽金垵今年73歲,任教資歷長達41年,民國93年於大豐國民小學退休後,至今仍在校擔任志工,協助布置校園環境,樂此不疲。在大豐國小擔任補校主任十多年的歐陽金垵說,對這裡的人文環境有著相當濃厚的情誼,實在捨不得離開這裡。
歐陽金垵表示,教書多年來,最讓他印象深刻的是補校的學生。從前參加補校課程的學生多半是年少時沒錢念書的長者們,隨著社會多元化,有越來越多外籍配偶加入,從零開始學習。歐陽金垵說,看著這些補校學生們慢慢成長、進步,是他一生最大的成就。
民國96年,大豐國小開始籌備成立國際文教中心,宗旨為促進多元文化交流,歐陽金垵亦投身於此。文教中心除了教導外籍人士學習中文、認識台灣文化之外,也會定期舉辦多國文化展覽。近期則開始展出客家、原住民及閩南文化,歐陽金垵說:「在與多國文化交流後,我們也應該好好認識自己。」
為籌備將於本月9日展出的閩南文化特展,歐陽金垵特地為此回到金門老家拍攝許多舊式古厝,介紹閩南式建築的特色。又因歐陽金垵在大學時期念的是藝術學系,文教中心內的大小布置、舉辦的各項展覽,大多也是他親手設計完成。歐陽金垵提及,自己的退休計畫中最重要的一項目標,就是盡己所能的奉獻學校,推廣多元文化交流,直到終老。

  記者王弦穩/文山報導
國立政治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教師戴伊羚,現為六年忠班導師。她主張課外教學,多次舉辦特色校外活動,並在上月獲選《親子天下》「翻轉教育.創意教師」。
此次《親子天下》徵集百名「翻轉教育的創意教師」,而「翻轉教育」的意義在於「主動、分享、樂趣、實踐」四大精神。戴伊羚熱愛課外教學,在任教的12年來,舉辦過無數次校外活動,幾乎走遍整個台北市。她曾帶學生參觀自來水博物館、搭乘貓空纜車及遊覽北投圖書館,甚至離開台北到彰化蚵田反對政府填海造地。更有數不清的DIY活動,像是中秋做月餅、端午做粽子等。戴伊羚的課程十分強調家長到場支持,她指出:「越大的孩子越難與家長溝通」,希望通過校外活動拉近親子間關係。戴伊羚為每次的活動想出無數的關卡,加強娛樂性和知識累積。同時,也會要求學生寫心得,培養學生寫作能力,或讓學生自己規畫路程和籌畫經費,達到提升團體合作能力的效果。
「我會帶孩子去戶外教學是因為我的童年吧。」戴伊羚指出。她的童年在台北鄉下度過,親近自然的環境讓她有了很多「玩」的經驗,現在她將這些經驗轉變為技能發展自己的課外教學,新想法不斷地出現。
身為班級導師,家中又有二個孩子需要照顧,戴伊羚卻依舊堅持課外教學。她希望能夠真正讓學生學到東西,而不只是在課堂中學習枯燥呆板的課文。提到未來,她也希望能發展更多課外教學課程,讓學生能在玩樂中持續學習更多的經驗和知識。

  記者王家甄/新店報導
上月23日,五峰國民中學兼任輔導老師張瓊方獲頒新北市103年度執行友善校園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的「優秀輔導人員獎」。該獎項僅由十位輔導人員獲得,其中八位皆為輔導主任,只有二位是輔導老師。
五峰國中輔導主任顏德華推薦張瓊方參加優秀輔導人員獎的遴選。張瓊方表示,其實得獎有些意外,但藉遴選機會整理以往辛苦工作的點滴,並因此得到肯定,十分開心。
張瓊方民國86年自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研究所畢業。由於當時的教育環境還未如此重視輔導工作,因此張瓊方先擔任導師。二年後,經張瓊方積極申請及爭取才調至五峰國中輔導處並工作至今。
提及印象深刻的實務案例,張瓊方分享一段輔導學生的經驗。小雨(化名)自國小起因完美主義及負向的人際關係經驗,埋下憂鬱情緒的種子。升上國中後,並未獲得改善,反而每況愈下。而家人對憂鬱症不了解,以為小雨只是在逃避課業壓力。經過
輔導處的長期努力,運用歸因、同理、接納、陪伴等方式,協助小雨逐漸走出憂鬱症的陰霾。
即便工作繁忙,張瓊方仍參加財團法人MOXA心緣教育基金會所舉辦的「心靈導師」課程進修。該課程為培養校園第一線的教師成為具有輔導效能的專業種子教師。張瓊方說:「能發揮輔導效能,再忙也不累。」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1

加入時間: 2011.10.11

世新Online

加入時間: 2011.10.11
3,333則報導
2,985則影音
572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2:58

力抗罕見白血病 用「美人腿」走出奇蹟

2024-06-05
瀏覽:
5,328
推:
1
回應:
0
5:52

海廢處理妙方 廢漁網滑麗變身

2024-06-02
瀏覽:
4,946
推:
1
回應:
0
3:06

百年工藝迎新生 漆藝走入你我生活

2024-06-02
瀏覽:
5,006
推:
0
回應:
0
1:40

鎔金薪傳 溫清隆金工之路

2024-06-02
瀏覽:
3,440
推:
0
回應:
0
5:20

化災為福 以原生種重新站起

2024-06-02
瀏覽:
9,505
推:
3
回應:
0
1:40

泥作工藝—傳統技藝的亙古之美

2024-06-02
瀏覽:
6,388
推:
0
回應:
0
1:37

越式洗髮盛行 一條龍服務超吸客

2024-06-02
瀏覽:
3,055
推:
1
回應:
0
1:39

精雕細「啄」排灣族圖騰 塗南峰藉木雕重獲新生

2024-06-02
瀏覽:
9,677
推:
0
回應:
0
1:34

高齡劇團偕青年 懸絲技藝盼流傳

2024-06-02
瀏覽:
4,363
推:
0
回應:
0

特色教師 用生命灌溉校園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9,068篇報導,共12,911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9,068篇報導

12,911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