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麵線 一對父子 一心的堅持
【記者林佩儀/嘉義溪口報導】
「涮、涮、涮。」嘉義縣溪口鄉一處平房內,何氏父子正在將麵線來回地沾上米糠。父親製作麵條逾半個世紀,兒子則在七年前開始學習製作麵線。今年64歲的何信魁說:「麵要好吃,一定要跟著麵走。」而這也是父子二人堅持傳統的手工麵線做法與信念。
每日清晨3~4點,何信魁、何清祥父子已開始進行每天的例行公事。從和麵、切麵、醒麵<註一>、拉麵到曬麵,直到下午4~5點為止,每一道製作步驟雖然繁複傳統,但何氏父子依舊不馬虎,按照傳統方法製作麵線。製作麵團要注意水分和鹹度<註二>,同時手在和麵、揉麵的力道要適中,「這步驟最辛苦,雙手也因為這樣有很多繭。」何信魁看著手上的老繭說。除了麵團的溼度足以影響麵線的品質,天氣與季節也會影響麵線的製作,例如雨天時,麵線無法進行乾燥的作業,而冬天則因空氣乾冷,使得麵條易斷、醒麵時間需較長。由於製作麵線需要靠天吃飯,這也讓原本費力的製麵過程,愈加需要花費心思在製作過程中。
何信魁、何清祥父子於正午陽光最足之際「曬麵」。
記者林佩儀/攝影
除了注重麵線的前置作業外,將一塊塊的麵團拉成麵線,更需要一番功夫。何氏父子使用已四十幾年的傳統製麵器具,將長形麵團慢慢地拉成一條一條的麵線。而在拉麵線時需要手臂的力量,「拉麵耗體力,老了就拉不動了。」何信魁說。也因此拉麵的工作幾乎是由今年30歲的何清祥完成,何信魁在旁協助。「涮、涮、涮。」拉麵後沾上米糠,放置醒麵區一陣子,再一次拉麵、沾米糠,如此反覆幾次後,在中午陽光最強烈之際,何氏父子將一排排拉好的麵條放置陽光下曝曬。因為手工製麵需將時間因素考慮進去,何氏父子每天製作麵線12個小時,僅能製出135~180台斤的麵線,與現今大量的機器製麵線相比下,手工麵線的數量更顯稀少。
製作時間長、不固定且需要早起,是手工製麵辛苦之處。然而何清祥表示,生活作息跟大部分的人不同,並非手工製麵辛苦之處。對他而言,手工製麵最辛苦之處在於,要至少花三、四年時間學習製作麵線,累積經驗。七年前才開始向父親學習手工製麵的何清祥,一開始並未有繼承父親衣缽的念頭,但由於景氣不佳且傳統事業慢慢凋零這些原因,讓他開始學習向父親學習製作麵線。
製作麵線已五十多年的何信魁,憶起以前一個製麵師父,總會有三、四名學徒,但現在卻無人學習。何信魁說:「年輕人覺得這行很辛苦而不願做,但比起我學做麵線的時候,現在已經輕鬆很多了。」何信魁小學未畢業就在鳳山學習手工製麵,學習三年後才出師,「不會唸書,只好學技術。」何信魁表示。在何家的製麵工作室中,仍使用傳統的製麵器材,例如常見的棕色麵線,何家的做法是把麵線放入一個個蒸籠內,「我們就去附近撿木材回來燒啊。」何清祥的妻子劉雅茹說。在灶爐下以木材生火,慢慢烘乾麵線水分,而製作出常用於蚵仔麵線的棕色麵線。
現今的麵線大多為機器製造,但何氏父子認為麵線需要手工製作的原因在於,環境中一點點的改變,如空氣在麵線中的分量與天氣狀況,就會影響麵線的好壞。何信魁憑著五十幾年的製麵經驗,只要用手觸摸麵線就能了解麵線狀況。由於麵線的狀況隨時都可能改變,何信魁強調:「麵要好吃,一定要跟著麵的步驟走。」時時注意麵線的情形,以便對麵線做出即時的修正,就是嚴守傳統的手工麵線做法。
逾半世紀以來,堅持傳統手工製作麵線的何氏父子,已累積固定的客戶群,手工麵線大多銷往 雲林縣土庫、北港,但更有不少老饕專程從北部南下購買,「每次回南部都會來買他們家的麵線。」顧客黃小姐說。甚至旅居世界各地的僑胞,也會專程訂購麵線帶回僑居地。雖然手工麵線越來越少,但為了還有喜愛手工麵線的顧客,何氏父子會持續製作手工麵線,而他們也相信手工麵線的口感,是機器製麵線所無法比擬的。
<註一>經過搓揉後的麵團,內部的氣體會流失,而使麵團柔軟度降低,但放置10~15分鐘後,會使其重新產生氣體。
<註二>手工麵線在將麵粉製成麵團的過程中,會放入鹽巴於麵團中一起攪拌。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