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稱為『地溝油』
為什麼稱為『地溝油』
又來了,油品又出了問題!
是因為景氣低迷生意太難作、無利可圖,所以出此下策?
還是因為台灣食品管理單位白吃(只領薪水不做事),消費者太好騙了?
台灣餿水油事件三十年前發生過,多氯聯苯的受害者『受害憑證』一直都隨身攜帶,在臉上、在身上。
請看:『油症-與毒共存』http://viewpoint.pts.org.tw/?p=2975 (入圍第11屆台北電影節紀錄片 (2009)南方影展 南方首獎 (2008)
十幾二十年前和中國做生意,在寧波常駐三個月。偶而下班後到寧波城隍廟口閒逛,那裡是個大型的美食聚落,什麼吃的都有,那年代真的看了怕怕,不敢吃。突然看見有人打開水溝蓋,拿著很長的杓子往溝裡撈,撈出來的東西裝進水桶裡,趕快就跑。我不懂他們在幹什麼。稍晚,看見一輛像水肥車的,也將溝蓋打開,將那類似抽水肥的軟管伸進溝裡,車子啟動,馬達忽嚕忽嚕抽完之後,蓋了蓋子,開走。
我好奇的問寧波朋友,那是幹什麼的?原來寧波地底下有個很奇特的設施,所有食物商場產生的廚餘,現場倒掉之後,都進到一個專用的水溝裡,各個方向匯集一起之後有個大箱涵儲存所有餿水,台灣美其名曰廚餘,有些貧窮人家,會偷偷的去偷撈取浮在上面的『油』回去食用(都是當天新鮮的)。所以他們叫做地溝油。
為什麼很多媒體都將餿水油說成地溝油?也因為這個中國用語讓我懷疑這是中國來的,在馬英九的親中政策之下,兩岸很多壞事越來越分不清楚。我懷疑這些餿水油原料是從中國偷渡進口的地溝油,這會不會是馬英九和中國所談的『讓利』的一部份?
一個工廠不可能蒐集到這麼多餿水,除非,除非,除非,除非垃圾車的廚餘回收被黑心『變賣』。真希望環保局能公開說明廚餘回收的紀錄和流向,我喜歡看偵探片,這是合理懷疑。
2013年台灣所謂的黑心油事件爆發,2013-12-05東森新聞有一篇很詳盡的分析,黑心油事件綜論,作者丘福隆(美國洛杉磯,生物科技業)是我大學同學,我也是學食品科學的,畢業後作貿易學非所用,丘同學畢業後就到美國留學,成為很傑出的生物科技專家。食品工業和基因改造、生物科技一樣,也是一個魔術工業。
黑心油事件再度爆發,這麼大的供應商,心有多黑老闆當然知道,那麼多作業員工會不知道嗎?這不是金錢誘惑或良心譴責的問題。
七月剛過,檢察官不妨帶幾個天兵天將一起進入工廠辦案,讓員工自首。
挑起話題的公民記者 謝明海 2014-09-05
後記:幾天前才開始使用『挑起話題的公民記者』這個頭銜,
今天貼出這篇『為什麼稱為地溝油』之後發覺不對,沒有人能『挑』起任何話題,除非話題存在。因此嚴謹的文字,應該改一個字『掀』起話題的公民記者,這樣更符合事實。話題本來就存在,只是被忽視了、或被遮掩了,人們只能將他掀起而已。
掀起話題的公民記者 謝明海 2014-09-05 22:58
延伸閱讀:
一)黑心油事件綜論 作者丘福隆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31205/303227.htm
文中首先說明了油品『造假』的歷史背景,『1899年,棉籽油除臭後製成Wesson烹飪油;在1991年氫化專利技術使棉籽油變成取代豬油的Crisco植物酥奶油。棉籽油的使用量與普遍性從此邁向高峰。。。。。石油發電興起,使點燈用的棉籽油市場因此式微,從而促使不法商人將它摻混到動物油與豬油之中,造成豬油在市場上的供應量超過當時所有豬隻能夠用以製成豬油的總量。此一怪異現象今年在台灣重演,市面上純橄欖油的產品總量竟然遠遠超過橄欖油的總進口量。
二)時隔30多年國內再現餿水油事件!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3/8916590.shtml
三)台灣油症受害者支持協會
http://surviving1979.blogspot.tw/p/about04.html
1978年底
▓鹿港、福興、秀水一帶出現「不明皮膚病」患者。
▓台中縣惠明學校開始使用米糠油。
1979
▓惠明學校師生出現皮膚變黑、長痘子等症狀,通報地方衛生單位,但始終查不出病因。
▓衛生署參與調查,將病患檢體送到日本化驗,證實檢體內含有多氯聯苯。
▓政府查封彰化油脂現存米糠油,並將負責人陳存頂等人因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移送彰化地院。
▓彰化縣外中村傳出多人因中毒死亡。
1980
▓衛生署公布彰脂員工血液檢驗結果證實有多氯聯苯,顯示該公司確實有使用多氯聯苯。
1981
▓衛生署成立食品衛生處。
▓消基會組成「多氯聯苯受害者法律服務團」,代受害者向高等法願台中分院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
1988
▓行政院環保署決定食品工業全面禁用多氯聯苯。
2008
▓熱心人士籌組「台灣油症受害者支持協會」。
▓蔡崇隆「油症-與毒共存」紀錄片入圍 2009台北電影節,並獲2008南方影展南方首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