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求生水青岡 小族群也要保護(下)保育篇
水青岡森林以夸父璀灰蝶以及裳蛾科中的雲霧裳蛾與水青岡裳蛾這幾種專食水青岡嫩葉的昆蟲最具代表性,因為水青岡消失了,牠們的幼蟲也會因缺乏食物而消失,最後只有滅絕一途。
圖:秋季的台灣水青岡森林 (林務局提供) |
文/廖靜蕙 (環保記者)
在極端氣候威脅下,台灣水青岡自然更新速率相當低。宜蘭大學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教授陳子英解釋,國外水青岡落果時,雪也來了,雪來有好處,雪會將種子埋起來,不讓小動物吃掉;台灣中海拔下雪的時間越來越短,種子無法雪藏,不但動物、昆蟲都來吃,甚至還有黴菌感染的危機。
豐年期約4~6年1次的水青岡是風媒花,5、6月開花時,正好是梅雨季節,授粉不易;其次,7、8月形成果實前,正值颱風季,容易被風吹掉。9月,當鳥類或松鼠佔據母樹搶食,代表水青岡果實熟裂。只是讓小動物們飽食一番的結果,就是水青岡更新的速率相當低。
水青岡森林的成員們
台灣水青岡森林有很多小型哺乳動物依靠它生存。陳子英說,山羌的數量在此地最多也最普遍,銅山地區更支撐了一個以山羌為食的黃喉貂族群,插天山則有珍貴的麝香貓出沒。
水青岡森林也紀錄到31種鳥類,爬蟲類和兩棲類動物也不少見,其中又以夸父璀灰蝶(Sibataniozephyrus kuafui)以及裳蛾科中的雲霧裳蛾與水青岡裳蛾(兩者皆尚未發表),這幾種專食水青岡嫩葉的昆蟲最具代表性,因為水青岡消失了,牠們的幼蟲也會因缺乏食物而消失,最後只有滅絕一途。這幾種蛾蝶在台灣並不多,目前只在銅山、和插天山才有。
陳子英解釋,蛾、蝶破蛹而出為幼蟲時,要能趕上水青岡長新芽的時間,當水青岡陸陸續續抽新芽時,若是族群數夠多,發芽的時間維持夠久,這些蛾蝶就能趕上;但若族群數少,發芽期間短,蛾蝶幼蟲跟不上就會死亡,久而久之就消失了。
優先保育遺傳基因多樣性
逆境中的水青岡,兼具生物多樣性保全的功能,保育功課必須與時俱進。陳子英表示,目前殘存在大白山這一帶小族群水青岡,其DNA片段與銅山和插天山是屬於兩個不同的族群,可能因冰河時期進入的時間不同所造成。如果確認屬實,保育最優先的功課,恐怕是將這類快不見的遺傳因子保留下來。
「小族群反而必須關注,若大白山或蘭崁山族群的遺傳因子確實不同,則應考慮是否劃設保護區。」他說,目前林試所的種子實驗,已知水青岡的種子並不耐儲藏,保存時間不超過10年,不適合以種子庫保存,因此若是遷地保存,最好的方法,就是找到其他適合地區種植,利用無性繁殖的技術保留下來。
其次,既有的保護區的經營管理必須持續不輟。陳子英舉插天山為例,當地登山行為早在山毛櫸發現之前就有了,但大量登山客帶來的遊憩衝擊也須掌握;保育和登山行為之間的平衡,仰賴積極的經營管理。例如,生態系的長期調查監測、登山人數總量管制、讓山友協助維護或者通報,在種種措施之餘,還需監測評估有沒有達到降低衝擊的目標。
採礦行為疑慮未解
光是氣候變遷就將水青岡逼上稜線了,人為因素會不會加速水青岡消失呢?最近,萬達鑛業大白山用地申請進入環境影響評估,因研究人員發現水青岡時,當地開礦行為已持續數十年之久,也無從得知之前採礦的行為對於生態系造成的影響。只是,這個開發案,比原先既有的採礦行為,更接近水青岡森林。
大白山一帶地質和其他地區不一樣,是屬於石灰岩露頭,珍稀物種也多,如台灣黃楊,只有這一帶族群較大。陳子英說,這裡靠近海邊,夏天山下與山上氣候差異很大,山上溫度比較低,可能是山毛櫸得以在此地存活的因素。
採礦破壞性強大,造成生態的影響是永久的,爆炸、挖掘,造成的揚塵不利於森林更新;在陡峭的山壁開採,山毛櫸又在稜線上,開採後的土地,遇到強降雨,恐造成崩塌。
學者即建議,既有的礦業公司應持續監測水青岡所受的影響,甚至振動、揚塵對蛾蝶類有沒有影響,如果有影響應立即停工。目前宜蘭縣政府清楚表達反對的意見,認為台灣水青岡的保育應優先於採礦行為,或許能紓解水青岡以及生態系的威脅。
叫我台灣水青岡
一般習稱的台灣山毛櫸,在《文化資產保存法》自然紀念物公告的正式名稱為「台灣水青岡」,是目前受文資法保護的 5 種珍稀植物中,唯一的闊葉樹種。
分布在中國甘肅、四川、湖北、陝西的大巴山脈,以及浙江的清涼峰等地的巴山水青岡,和台灣水青岡是同一種,是台灣水青岡下的特有亞種。陳子英表示,因台灣水青岡學名發表的比較早,因此隨後發現的亞種就歸在台灣水青岡之下。
順道一提,台灣山毛櫸不是台灣櫸喔!台灣櫸屬於榆科(Ulmaceae)櫸屬(Zelkova),而台灣山毛櫸則屬於屬殼斗科山毛櫸屬,因為兩者葉子很像,早期很多人誤以為兩者是一樣的呢!
【延伸閱讀】
《稜線上的台灣水青岡 逆境求生有道(上)氣候變遷篇》廖靜慧 18-Aug-2014 低碳生活部落格
《開礦威脅台灣山毛櫸 環團籲保育莫開倒車》廖靜慧 6-Aug-2014 台灣環境資訊中心
《生物多樣性保護 保護區周圍緩衝地帶一樣重要!》柯佳吟 14-Oct-2012 低碳生活部落格
※系列文章「暖化下的台灣生態系」
【作者簡介】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特約記者。從事社工、社服14年之後,認知到畢竟是人的社會,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從國家公園專欄寫手開始,2009年以44歲年齡投入全職記者工作。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