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手工製繩 牽起古早社區風味

文字-A A +A

【記者柯柔伊/嘉義報導】

  嘉義縣民雄鄉西昌村以前草繩產業盛行,在現今草繩大多被塑膠繩取代,並進行到工廠作業的時代下,如今全西昌社區只剩下翁川欽夫婦仍維持半手工編繩,保留傳統的製繩產業文化。

  「以前幾乎每家都以製作草繩當副業,最興盛的時候大概半村人都下去做。」西昌村村長何以敬表示。由於當時台灣盛行外銷,收割過後的稻草在經過曝曬、油壓加工後,會外銷至日本做為當地牛隻的飼料,因此製作綑綁稻草飼料的草繩在當時也成為西昌社區家家戶戶的副業。然而在民國八十六年時,日本發生牛隻的口蹄疫疾病,台灣進口日本的稻草相關產品因此中斷外銷,加上塑膠產業興起,塑膠繩漸取代傳統的草繩,造成製作草繩這項傳統技藝在西昌社區逐漸沒落。現今社區裡,只剩下翁川欽夫婦仍維持手工製作草繩的技術。在製繩產業盛行時,居民幾乎都是以手工的方式進行製作草繩的工作,但由於後期顧慮到手工製作產量不大,演變成使用半自動機器輔助。當時幾乎每家都有的製繩機器,至今只能在翁川欽的私人倉庫中看到,讓這項技藝在現代化的社會中顯得更為珍貴。

  現在西昌社區只剩翁川欽夫婦仍以手工製作草繩,翁川欽說:「如果我不做,就沒有人要做了,因為真的太辛苦了。」由於現在國內草繩的需要性降低,買繩的廠商多為固定客戶,而草繩也從農、工業用途漸漸轉為休閒用途,像是園藝及製陶等產業。翁川欽堅持依照紮實的步驟製作,從最初的曬草到後期的捻繩,他認為草繩的功用已不再只是農村時期家家戶戶的必備用品,而成為現今社會中,有著鄉間古早味、富含人情意義的代表。

  走進倉庫,一整牆的的乾稻草呈現在眼前。手工製繩的製作過程不僅繁複,更是一個瑣碎的工作。翁川欽表示,半手工製造與機器大廠製作的不同之處,在於手工製造的草繩較為堅固、稻草味較香。此外,由於翁川欽夫婦所製作的繩子存有濃濃古早味風格,這也是廠商熱愛手工草繩的原因之一。「稻草一定要完全曬乾之後才能使用,不然之後做的草繩裡面的草芯會因為潮溼而爛掉。」翁太太說。在每年國曆約11月間收割完第二期稻作後,必須將稻草於太陽下曝曬二至三天,曬乾稻草中的部分水分。接著將半乾並略呈灰青色的稻草綁起束直,將草與草之間的空隙增加,使稻草充分吸收陽光的熱能。曬乾收集乾稻草的工作告一段落後,便利用製繩機器,分別從機器前方的喇叭狀洞孔放入稻草,中間兩股鐵溝便快速將稻草旋轉捻緊,同時後側的圓形模具也會加以旋轉製作草繩。社區中的老人家們,在小時候幾乎都幫忙過家裡做草繩賺外快,長輩們現在偶爾也會到翁川欽家中串門子,戲說當年的情景。

  然而西昌社區的製繩產業沒落,除了是時代的生活型態改變以外,現在的年輕人比較不願意做田間的工作,也是另一個原因。在製作過程中,最麻煩也最重要的程序,是一開始將曬乾三天的稻草進行綁束的工作,以前會聘用工人做這樣的工作,但後來願意做的人越來越少。翁川欽不停下手中反覆綁草的動作,表示現在的人較害怕吃苦,然而綑綁稻草需要長時間彎腰,所以越來越少人願意下田,製繩產業也因此慢慢沒落。在現在的社區中,翁川欽不只是保留製繩文化,更延續著老一輩的人小時候幫忙做草繩的記憶,扮演著保存回憶的守護者。

  目前西昌社區僅存一家手工製繩,翁川欽夫婦對傳統技藝的堅持與付出,為西昌社區保留老一輩人的回憶。以稻草捻出的草繩,不只是古早味的代表,在翁川欽的手中,更牽起了在地居民的鄉土情懷。

 

現今西昌社區僅存翁川欽夫婦製作手工草繩,保留社區古早製繩技藝。

記者柯柔伊/攝影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1

加入時間: 2008.03.13

中正E報

加入時間: 2008.03.13
4,534則報導
2,203則影音
578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7:49

守護北門牡蠣 台南蚵新氣象

2024-06-17
瀏覽:
6,250
推:
46
回應:
0
9:08

特殊生入班 融合教育的挑戰

2024-06-17
瀏覽:
3,877
推:
2
回應:
0
6:01

融合傳統與創新 新港開臺媽祖會

2024-06-17
瀏覽:
2,792
推:
2
回應:
0
9:43

山豬吊禁用? 保育與文化的拉扯

2024-06-10
瀏覽:
12,584
推:
4
回應:
0
8:20

理髮旋轉燈 帶你進入美髮摩登

2024-06-10
瀏覽:
4,409
推:
1
回應:
0
10:00

歷史轉身 蔗田間的軌道記憶

2024-06-10
瀏覽:
4,381
推:
1
回應:
0
2:45

眠月線 沉睡於山林的秘境

2024-06-04
瀏覽:
9,085
推:
3
回應:
0
2:54

視障按摩師 超越偏見的自立之路

2024-06-03
瀏覽:
4,288
推:
0
回應:
0
2:21

走進社區大學 與在地緊密連結

2024-06-03
瀏覽:
4,305
推:
0
回應:
0
3:01

美麗建築成蚊子館 無人管理挑戰

2024-05-27
瀏覽:
5,901
推:
1
回應:
0

西昌手工製繩 牽起古早社區風味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8,976篇報導,共12,907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8,976篇報導

12,907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