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儂」發聲 楊儒門始終如一

地區:
文字-A A +A

【記者洪崑哲/嘉義電訪報導】

  為了讓政府以及社會更重視農民的生存權益,農村運動者楊儒門在新聞上、現實裡都留下奮鬥的身影。隱身在台北熱鬧東區中的「248農學市集」,就是他正努力經營的夢想之地。

  當初促使楊儒門踏進農村運動工作的原因,是他在高三休學後,住在外公家所看到的農村問題。底層農民常因為資訊落差加上平靜無爭的精神,而讓自己生存的權益白白受損,因此楊儒門開始思考如何為底層農民爭取權益。楊儒門表示,他看到外公辛勤地栽種作物,到了市場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價錢與對待,讓他覺得應該要為外公打抱不平。當時高三的楊儒門便毅然決然投入農村運動的工作,捍衛更多底層農民的權益。然而選擇農村運動這個工作,是既辛苦且孤單的,楊儒門解釋,不僅懷抱相同理念的人很少以外,對於返鄉從農的人來說,連要找一個理想對象也很困難。「248農學市集」網站 裡,楊儒門在「248農學市集的理念與由來」一文中提到「孤掌難鳴,孤枕難眠」,是楊儒門一位高知識背景的同學,對於從事返鄉農業的感嘆,一語道盡了返鄉從農年輕人的心聲。
  

 
楊儒門與他的兒子-小農農。
照片來源/楊儒門提供
 

  雖然從事農村運動困難,但因為受到生長環境的影響,在農村長大的楊儒門對農民已經有了長久的情感,他仍堅持著為農民服務以及發聲。現在的楊儒門努力經營一個屬於底層農民的小天地-「248農學市場」,楊儒門希望透過市集農友和消費者的互動,讓更多人去瞭解小農的情況和處境。楊儒門也常常在經營上,展現他的熱忱及活力,「248農學市集」的農友王騰崇表示,在經營上楊儒門常常有自己的想法和堅持,因此他都會不厭其煩地找人討論,以謀求雙方都認為最好的意見。目前楊儒門積極地尋找更多有相同理想的農友,一起加入「248農學市集」的工作。

  透過這樣的市集,讓消費者能夠認識,自己吃的東西是經過什麼樣的過程,進一步與農民建立彼此的信賴關係。248農學市集的農友李衍森表示,由於他的作物是特用作物<註一>,多數人都不認識,所以他常有機會跟上門的客人講解作物的栽植以及難處。此外,因為實行有機農作的人少,為了把握每一次得來不易的機會,楊儒門笑著說:「我曾經在鳳凰颱風來臨前一晚,從台北跑到台東去做產地拜訪。」楊儒門不畏辛苦的作為,感動了一些農友加入「248農學市集」,楊儒門曾經描述這些農友:「來市集擺攤的農民,都是決定讓化肥公司倒閉的人。」除了證明「248農學市集」都是無毒的有機農作,也可以看到楊儒門對於經營農學市集的理念的堅持。

  在「248農學市集」的網站裡,楊儒門的自我介紹裡有著這麼一句的詩:「我正在尋找/尋找上帝開啟的一扇窗/一扇農民的未來/孩童的希望/如果你知道在哪/請告訴我」對於農民的未來,楊儒門絲毫不懼地站出來捍衛,他希望藉由自己的身體力行,讓社會和政府能夠對農民的問題及未來,給予應有的重視和安排。

  <註一>特用作物包括藥用、纖維、辛辣、色素及香料等作物,通常這些作物須經過,進一步的加工製造才能使用。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08.03.13

中正E報

加入時間: 2008.03.13
4,513則報導
2,185則影音
570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蘆筍青農培育 產業與在地的連結

2024-04-29
瀏覽:
3,739
推:
0
回應:
0
7:36

演唱會經濟 高雄發大財

2024-04-29
瀏覽:
3,015
推:
0
回應:
0
7:13

為了消失而存在 命案現場清潔師

2024-04-29
瀏覽:
3,046
推:
0
回應:
0
9:43

歲月流轉 走進嘉義西市場

2024-04-22
瀏覽:
9,621
推:
35
回應:
0
7:44

嘉義雙語教育 英文從小學起

2024-04-22
瀏覽:
5,899
推:
4
回應:
1
8:11

消失的影響力? 淺談學生媒體

2024-04-22
瀏覽:
4,105
推:
0
回應:
0

嘉市新氣象 西區大發展

2024-04-15
瀏覽:
14,855
推:
22
回應:
0
2:58

傳統手工製香 堅守文化價值

2024-04-15
瀏覽:
13,064
推:
1
回應:
0
2:50

人間月老 媒那麼簡單

2024-04-15
瀏覽:
5,055
推:
4
回應:
0

守護傳統建築 竹崎鄉土角厝文化

2024-04-08
瀏覽:
6,468
推:
1
回應:
0

為「儂」發聲 楊儒門始終如一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7,393篇報導,共12,827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7,393篇報導

12,827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