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Remaining Time --:-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07/15更新】
報導中提及的提案已獲臺北市都市更新處入選,為「臺北市社區規劃師駐地輔導計畫——Open Green空間媒合計畫」的入選團隊之一:「紹興菜依鄰」!詳見連結。
【公民記者A-Hsien|臺北採訪報導】
這裡是位於臺北市中正區的紹興社區,近來社區內出現了一畝小小的菜園。
居民雖然經過多年抗爭終於得以和臺大開始協商,然而後續的訴訟、臺大安排中繼住處等法律程序仍讓居民情緒緊繃。因而,學生們嘗試在社區中種菜,試圖舒緩居民們的緊張情緒。
「也不是一種很制式的說:大家一起來種,然後要排班。其實是很生活化的。有想要像以前那樣:大家可以一起種,各自拿回去,在自己的餐桌上就會出現了。」
「它原本應該是萵苣,因為日曬不夠。」
「阿姨,長辣椒了啦!」
「有啦,有辣椒,已經被摘很多去吃了啦!」
「梅雨季吧,那時候一直在下雨。後來,我們來的時候要戳洞,發現旁邊都戳好了。那是家戶(居民)戳的。」
除了這幾箱保麗龍箱,學生們正向臺北市都市更新處的相關計畫提案,使用鄰近一塊由臺大營運的「臺北好好看」綠地進行更大規模的種植計畫。
事實上,許多居民在此之前便會栽種各種植物,以藥草類為主,如左手香等。他們的藥草多半種植在社區窄小巷內的各處角落。
「(左手香)捲起來吃噢?」
「就咬,很像吃檳榔這樣」
「希望『好好看』這塊地可以把它利用起來吧。因為像現在就會覺得,這塊地跟社區沒有什麼關係。」
「阿姨妳有想要特別種什麼東西嗎?」
「我噢,就種種番薯葉。很好種,那個就可以吃啦!」
透過種菜,除了緩解居民們的緊繃情緒之外,也提供居民們在嚴肅的訴訟及中繼事務外有其他共同的話題。更能在較為輕鬆的環境中,開啟對紹興社區未來的想像。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