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新思維講座 仿生藍圖 建構循環經濟新系統 The Biomimicry Blueprint for 3D Printing and the Circular Economy 台大場 道法自然的科技新趨勢~生態與經濟平衡發展 影音報導 (五)

文字-A A +A

上接:

活動訊息:6/30 台大場 道法自然的科技新趨勢~生態與經濟平衡發展(四)

http://www.peopo.org/news/247551

@@@@@@@@@@@@@@@@@@@@@@@@@@@@@@@@@@@@@@@

此次會議在國立台灣大學 應用力學館一樓  R100國際會議廳舉行,活動訊息註明採用英文方式進行,現場安排中英文翻譯。沒想到主講人珍妮·班亞斯(Janine Benyus)上場時,竟然不是同步翻譯,而是採用一面講停下來等翻譯,結果內容自然是較在遠企那場來得精簡很多。這樣精彩的國際籍大師來演講,不能原汁原味的讓慕名而來民眾,各取所能的吸收,真讓人惋惜!主辦單位的解釋是200位觀眾,有100多位是校外人士。他們主觀認為校外人士都不懂英文,實際上這樣的題目連來作引言的學者都提到上網去查仿生Biomimicry,才知道到底是什麼樣的新科技,會來的都應該是有點底子的學界人士,不應該只是想來學習科普的普羅大眾!

這樣高規格的大師級人物,應該讓她盡量的演說,讓學者專家盡情的吸取新知,等到充分瞭解了,才由本地學者用淺顯的語言推廣到普羅大眾!尤其珍妮·班亞斯(Janine Benyus)提到台大是台灣最具策略性的學府,最聰明的怪胎才會到台大來受教育。。。演講中好幾次觀眾呼應講者的內容發出笑聲,表示觀眾也能用英文接受訊息,沒有一次是在口譯後才發出笑聲。問答時唯一的一次提問機會,一位年輕人直接用英文提問,沒有用中文提問,很精彩!

在演講結束時,珍妮·班亞斯(Janine Benyus)要趕飛機離台回家,沒有時間接受我的訪問,她提到在網路上有看到幾分鐘的錄影,我告訴她是我剪輯她認可提到台灣如何進入仿生領域的部分傳上網路的。我鍥而不捨的跟在她身邊,自我介紹公民記者的暱稱是好奇寶寶─curiosity baby,她大笑很喜歡這樣的名字,拉近了我們之間的距離,從演講場地走道停車處的空檔,我請問她為何會從正式的顧問公司,轉到非營利組織的問題,原來是我誤會了,之前創立的顧問公司還在運作,只是為了推廣與教育年輕人此仿生的創新科技,才成立的非營利組織。我想也許是她認為需要更多年輕人的活力和創意投入這個仿生領域,才能進一步幫助業界有人才可用作仿生科技的創新吧!這一段因為邊走邊錄,結果沒有成功,很可惜!她最令我驚豔的一幕是當台下學生提問時,她沒有宣布答案,她鼓勵提問者說,好問題!你有了博士論文的題目了!她在演講中提到Biomimicry 3.8上次舉辦全球仿生挑戰賽時,得獎團隊是印度的四位青年女姓,她對能有這樣的結果很感欣慰。

影音記錄:

1. 台大機械系楊鏡堂教授主持及台經院生技中心主任孫智麗介紹珍妮·班亞斯(Janine Benyus) 70

主 持 人:國立台灣大學機械學系 終身特聘教授  楊鏡堂 博士

台經院生技中心孫智麗主任介紹珍妮·班亞斯(Janine Benyu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YCph-23k-w&list=UU2-hb16bpY6-z2TFsIw3kzw

2. 珍妮·班亞斯(Janine Benyus)演講 71

因為簡報檔的照片有著作權問題,不能公開上網傳播,敬請見諒

3. 珍妮·班亞斯(Janine Benyus):How can we get started tomorrow?

介紹Biomimicry 3.8、台灣學子如何進入這個領域、問與答 7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dZW6BCXJJs&feature=youtu.be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1

加入時間: 2007.10.20

好奇寶寶

加入時間: 2007.10.20
5,690則報導
289則影音
6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校園新思維講座 仿生藍圖 建構循環經濟新系統 The Biomimicry Blueprint for 3D Printing and the Circular Economy 台大場 道法自然的科技新趨勢~生態與經濟平衡發展 影音報導 (五)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963篇報導,共12,790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963篇報導

12,790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