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學運風潮-看戒嚴前後的台灣學運

2008/11/20 16:42
4,853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記者洪崑哲、劉俊佑/嘉義電訪報導】

  台灣最早的學生運動可追溯到日治時期<註一>,為近代台灣學生運動揭開序幕,而後影響台灣晚近社會深遠的戒嚴,前後也都發生過學生運動。在限制人民言論的戒嚴令解除後,台灣壓抑已久的社會力量沛然而發。社會運動風起雲湧,身為知識階級的學生,更帶起一波新生的改革力量

四六事件 白色恐怖之濫觴

  四六事件起於民國三十七年,以台灣師範大學為主體,聯合台灣大學進行「反飢餓鬥爭」,堪稱台灣學運的啟蒙種子。當時國民政府正面臨著政治、經濟的重大危機,依靠公費為生的師範學生發動罷課請願,以「提高公費待遇」為訴求。衝突在隔年3月20日發生,台大、台灣師大兩位學生因共乘單車,被警方取締並遭到毆打,此一事件引起兩校學生大規模的抗議活動,提出三項要求<註二>。同年4月6日,大批員警於凌晨進入兩所大學校舍,逮捕兩百多名參與學生,其中有7人在獄中被槍斃,隨後國民政府公布「動員戡亂臨時條款」。

解嚴後 野百合的激情狂飆

 

照片

天未亮一書記錄了四六事件始末。圖片來源/翻攝自《天未亮》一書

  民國七十六年,沉靜將近40年的社會力量,在解嚴後精力勃發,改革社會運動如雨後春筍。當時執政黨領導階層爆發權力鬥爭,遷台後40未改選的國民大會又自行通過「臨時條款修正案」,終於促成以學生為首、解嚴後的第一個學生運動。當時野百合學運提出四大訴求<註三>,要求進行民主改革,雖然解散後野百合學運的學生後來並未重回廣場,但學生提出的民主訴求,卻逐漸成為台灣90年代政治民主化的根本,台灣在十年後陸續完成國家民主化的初步改革。

  解嚴後的野百合學運,是結合社會上一直存在的改革聲音以及學生的特殊地位的而成的。曾參與過野百合學運的嘉義縣社會局長翁章梁表示,在國家需要改革的時候,學生運動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學生通常懷抱著單純的理想主義,較不受現實社會的利益糾葛,因此翁章梁認為,學生在社會上擁有很純然的影響力。對於學生參與學生運動,翁章梁說:「這是關心社會事務的開始。」學生關心社會運動,能訓練自己有更多元的思考。野百合學運是一個學運成功的重要標的,沒有染上政黨色彩,此後也少有學生運動有如此盛大的陣容。另外,野百合學運規模,是在特殊的情勢和條件下發展出來的。翁章梁表示,現今的學生運動,雖然規模上沒有野百合學運盛大,但是加上網路上的社群力量,未必不能相提並論。

  <註一>1913年,台灣醫學生蔣渭水、翁俊明等人暗殺袁世凱的行動。
  <註二>一、懲處員警。二、賠償醫藥費。三、登報道歉。
  <註三>一、解散國民大會,重建一元化的國民大會制度。二、廢除臨時條款,重建新的憲法秩序。三、召開國是會議,全民共謀體制危機的解決。四、提出民主改革時間表,呼應民意的潮流。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