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鐵逾半世紀 謝次郎堅持不懈
記者莊翊晨/文山報導
位於羅斯福路旁有一間不到三坪的打鐵鋪,時而傳來鏗鏘的打鐵聲,走進一探發現72歲的打鐵師謝次郎正使勁錘打著火紅的鐵塊。從學徒到出師,他的一生與打鐵密不可分。
謝次郎17歲時,耕作用的工具,都需送到打鐵鋪打理,意識到打鐵業能有可觀收入,於是便投身打鐵學徒行列。隨著工業時代來臨,當初投入打鐵業的年輕人,許多早已退出此行,謝次郎卻堅持到現在,他說:「想過要換生意、想做別的,也沒本錢。」
直到30年前,因建築業興起,許多鑽頭在頻繁的使用下變鈍,需找打鐵鋪幫忙修復,才使打鐵業開始好轉。謝次郎表示,生意最好時,每天從上午七時開工到晚上十時還做不完,月收入可達十萬元,他笑說:「憑良心講,蔣經國時代大家都有賺到錢。」由於謝次郎工夫扎實,修理的鑽頭銳利耐用,經客戶口耳相傳,從基隆到中壢都有人專程找他做。顧客鄭獻隆說:「他價錢合理,火候拿捏的剛好,功夫有到一定境界。」
謝次郎從事打鐵業已有55年之久,40多歲時得五十肩,面對身體產生的影響,他笑說:「這邊痛、那邊痛的,看到新台幣就比較不會痛了。」看著現今其他家打鐵鋪,謝次郎說:「有的打得很不怎麼樣,我們很認真的在打,還被顧客嫌東嫌西,他們打得好像開玩笑一樣,隨便打一打。」謝次郎表示,東西要能長久使用關鍵是淬火,要淬得恰到好處。
面對未來打鐵鋪的經營,謝次郎希望能交給兒子,不過兒子目前還沒有興趣。謝次郎最後的打算是找一個會做的人,將打鐵鋪包括客戶讓給他,使他馬上有錢賺,若從頭開店,至少要做三年才會有穩定的顧客群。謝次郎表示,打鐵業還有發展的空間,但自己年紀大,開發的本錢也大,因此想讓給年輕人去努力。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