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血管病年輕化 溫差大應多注意

地區:
分類:
文字-A A +A

【記者楊柏丞/嘉義報導】

  根據衛生署九十六年度台灣地區主要死亡原因統計,因腦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數約為一萬兩千九百人,占死亡總人數的9.2%,在十大死因中排行第三。一般人認為腦血管疾病是老年人的專利,不過隨著國人生活型態、飲食習慣的改變,使得腦血管疾病發病年齡漸漸趨向年輕化。目前進入秋冬季節,天氣變冷,溫差加大,更增加了腦血管疾病發病機率。

  濟世中醫診所醫師楊政龍表示:「現在年輕人生活習慣差,經常吃冰、熬夜,而且不常運動,是腦血管疾病年輕化的主要原因。」此外,生活無規律、抽煙、酗酒、工作壓力大、飲食結構失衡、食用過多油膩煎炸食品、生活中焦慮抑鬱、睡眠不足、缺乏運動,都有可能埋下血壓異常、血脂<註一>、血栓<註二>、血管狹窄等禍根,進而導致腦血管病。銘傳大學資訊管理系三年級周耿達表示:「自己生活習慣很差,常常熬夜,也極少運動。」不良的生活習慣容易導致腦血管疾病,年輕人也應該注意。

秋冬溫差較大應注意保暖,避免引發腦血管疾病。 記者楊柏丞/攝影

  除了生活習慣不佳之外,趙剛心臟內科診所醫師趙剛指出,秋冬日夜溫差較大,是腦血管發病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由於秋冬溫度劇烈的改變會壓迫血管以及影響荷爾蒙,造成血壓上升,使血壓不穩定,可能進一步產生腦血管疾病。楊政龍表示,溫度急速的改變會造成心血管的負擔,就有可能因此而中風(急性腦血管疾病)。

  腦血管疾病一般分為缺血性腦血管病以及出血性腦血管病兩類。缺血性腦血管病是因腦動脈本身的病變,如腦動脈硬化,導致局部腦動脈管腔變窄、阻塞或形成血栓,造成該部腦血流供應中斷,腦組織軟化、壞死。血管阻塞部位的不同,會產生不同的病徵。比如視覺區血管的阻塞會造成視覺障礙,還有言語不清、單邊肢體無法行動、手腳無力、失去平衡能力等。這些暫時性的徵狀是中風的前兆,出現暫時性中風徵狀的患者比一般人容易中風,每兩年會增加10%的中風機率。出血性腦血管病則是由於血壓因某種原因(如溫差過大)突然升高,造成腦部硬化的小動脈破裂,發生腦出血所引起。一旦發生腦出血,病情往往比較嚴重,致死率較缺血性腦血管病高。

  預防腦血管疾病的方法,主要著重在相關疾病的控制,比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膽固醇等,這些疾病的控制是預防腦血管疾病的第一步。此外,秋冬早晨因為溫度過低,不宜太早出門。若是要出門運動,建議在8、9點或是下午溫度較適中時進行。而在飲食和生活習慣方面,應避免吃太鹹、太過油膩的食物,平時更要注意氣候的變化,隨著氣溫變動更改穿著,以避免年紀輕輕就得到腦血管疾病。

  <註一>血脂是指血液裡脂肪含量,通常包括膽固醇(Cholesterol)與三酸甘油酯(Triacrlglycerol)。其量度單位為mg/dL。
  <註二>在活體的心臟或血管腔內,血液發生凝固或血液中的某些成分互相黏集所形成的固體質塊稱為血栓(thrombus)。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08.03.13

中正E報

加入時間: 2008.03.13
4,525則報導
2,194則影音
575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3:01

美麗建築成蚊子館 無人管理挑戰

2024-05-27
瀏覽:
3,543
推:
1
回應:
0
2:53

嘉義獨特廟宇文化 民雄騎虎王廟

2024-05-27
瀏覽:
2,641
推:
0
回應:
0
3:00

藝術之後 文物修復的情與理

2024-05-27
瀏覽:
2,111
推:
1
回應:
0

嘉市無形文化資產 隍義堂什家將

2024-05-20
瀏覽:
2,472
推:
0
回應:
0
3:00

麵麵俱到 彩色麵條晒出溫情

2024-05-20
瀏覽:
4,684
推:
2
回應:
0
2:56

樂在其中 三味曲用歌聲療癒長者

2024-05-20
瀏覽:
5,393
推:
0
回應:
0
2:58

玩弄於股掌之間 在地劇團的變遷

2024-05-13
瀏覽:
7,214
推:
15
回應:
0

師生攜手在地同樂 三興芒果節

2024-05-13
瀏覽:
5,102
推:
0
回應:
0
2:58

民雄車站旁 公有停車場大變身

2024-05-13
瀏覽:
4,279
推:
2
回應:
0

辰宇落雁體 高中生手寫的溫度

2024-05-06
瀏覽:
4,348
推:
0
回應:
0

腦血管病年輕化 溫差大應多注意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8,338篇報導,共12,857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8,338篇報導

12,857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