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之聲記者/蔣慧潔、林熙堯、葉素雯、宋晨郡專題報導】遠離喧囂的都市叢林,視線沿著每道陽光,穿越雪山隧道,橫越無數阡陌縱橫,接著繞進田間小徑。環顧四面的稻田和山丘,織成了一幅青綠的山水畫作,來到宜蘭員山,一處寧靜的純樸小農村。「其實我後來會選擇當一個農夫,做一個全職的工作,應該跟我小時候的經歷有很大的關係吧。」2004年從日本取得環境法碩士的賴青松,在他親手建起的挑高木屋裡娓娓道來,細述他成為農夫的人生歷程。
出生在新竹的賴青松,小時候遭逢父親工廠經營不善倒閉,被迫進行一趟城鄉變異的「時空旅行」。從新竹客家庄,中途舉家暫居在中部的閩南村落,最後定居於台北的外省聚落。歷經家道中落的他,從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工廠小開,慢慢學習自主獨立。五年級末段班的賴青松,面對當時的升學主義,卻沒有料到,這些經歷悄悄改變了他的人生。想起高中聯考後第一次能選擇未來方向,卻被升學掛帥主義抹殺,只能先填第一志願,他說:「從那個時候我就明白,原來我們不過是這個教育系統的一顆棋子,你要去哪裡不重要,我想躲都不行阿。」
由於無法忍受都市的高壓競爭環境,賴青松高中畢業後,選擇到台南成功大學就讀。當時的他,沒有放太多心思在學業上,而是參與校外環境保護運動。賴青松熱愛田野調查,順著當時台灣社會的潮流,歷經了高雄後勁反五輕運動,他發現:「越是深入了解上山下海,明白了一件事情,台灣的環境已經為了這經濟的成長付出很多沈重的代價。」正因為特別的體悟,讓賴青松開始重新思考,經濟與環境間如何達成平衡。
談到後續赴日攻讀環境法碩士的機緣,賴青松說,目的並不是為了追求知識,而是為了基本生計,他希望能取得獎學金以維持經濟狀況。持續在環境議題研究上不停奮鬥的他,最後發掘到「穀東俱樂部」的前身,他說:「我發現原來有綠色消費這種東西存在,然後知道日本有一個生活俱樂部,叫做生活消費合作社,他會聚集都市消費者的力量,然後去跟願意環境友善。」根據這個模型,賴青松最後才和朋友共同研發出「穀東俱樂部」的概念與現貌。
與賴青松長期合作的夥伴之一,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助理教授蔡晏霖用在地土地公來形容賴青松對這塊土地的貢獻,她說:「他像是一個新農社群的土地公這樣,他等於就是在照顧很多對於務農或是對於耕作,廣泛來說是對宜蘭或是對土地有熱情的人。」對於指導如何耕種和經營稻田的法則,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楊文全也如此描述賴青松,他說:「樹頭要很保守,樹頭不能隨便亂動,樹頭要把自己顧的很好,上面才能開枝散葉啊。他在農村裡面,很謹慎也很用心經營,這種信任是長期累積的。」
長期推動農村生活與飲食書籍的上旗文化出版社經理張瑞美,對賴青松長期推動食農教育則認為:「他有一個無私奉獻的精神,讓他們不會那麼跌跌撞撞的去走,可能他曾經走過的辛苦的路,我覺得他這一點是最棒的,就是分享。」她表示,賴青松能夠持續帶領新生代愛護土地具有長遠意義,在現代社會中相當不易。
「你要跳的比人家高,只有深深的蹲下,彎著雙腳蹲下沾滿泥土跳上去才有可能。」賴青松的一句話,道盡了他這十年來,對台灣農田無限付出的心血和關懷。對他而言,能立足在台灣,以農為生,以環境為家,以謙卑的心在這塊土地種作。賴青松那被日光曬得黝黑的手和腳,將這塊土地作為他人生的旅程,即便眼前路途依舊漫長,但在沿路卻仍會不停浮現最美的風光。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