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豆季 省思鄒族人口問題
【記者柯柔伊/嘉義報導】
阿里山鄉鄉公所取「生命豆」生命力強的意涵,舉辦「生命豆季」鼓勵鄒族年輕人結婚生育,然而舉辦生命豆季的背後卻隱含鄒族人口成長趨緩,年輕人普遍不願意生育的問題。
生命豆季期許鄒族子孫如生命豆,綿延繁衍下去。記者柯柔伊/攝影
「生命豆」鄒語原稱做「fona」,為一種豆科的藤蔓植物,原本在鄒族文化中並無中文名稱。由於這種豆類生命力強,在土壤貧瘠的地方也能生長,主辦單位初期籌辦活動時便取「fona」豆繁殖力強的意涵,取其中文名稱為「生命豆」。阿里山鄉鄉長陳明利表示,舉辦生命豆季是藉此鼓勵鄒族年輕人結婚生育,期許鄒族子孫能像生命豆一樣,連綿不絕的繁衍下去。
生命豆季雖然熱鬧,但推行的背後存在著鄒族人口近年來成長緩慢的危機。根據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統計<表一>,顯示自民國九十四年後至今,台灣鄒族人口成長曲線趨緩。現為阿里山鄉公所觀光文化產業課課員,同時也為今年生命豆季的主辦人汪立華說:「現在年輕人比較沒有責任感,不願意生小孩。」不只是鄒族人口數量呈現停滯,其他各族現今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鄉公所在七年前觀察到此現象後便著手規劃生命豆季,希望能鼓勵鄒族年輕人結婚生育。
活動開辦至今有105對新人於生命豆季結婚,其中約有8成新人為鄒族人口,今年結婚的13對新人中,有11對鄒族夫妻,主辦單位表示這個數字只算是差強人意。當山區的原住民年輕人到都市發展,習慣都市生活後,願意回到族內舉行傳統婚禮的人數並不多,都市的吸力與部落的推力皆大的情況下造成部落內多為老人和小孩。這也是主辦單位致力推行生命豆季的原因之一。
現為原住民電視台族語主播,同時也是今年在生命豆季結婚的新人楊智偉,每年都會回到族內參加各項祭典,他認為在生命豆季中結婚不僅可以受到許多人的祝福,同時也是族人聚會,凝聚鄒族向心力的好時機,「能在自己文化中舉行傳統婚禮,接受長老的祝福,我覺得很光榮。」楊智偉表示。生命豆季鼓勵鄒族年輕人回流、多接觸自己的文化外,傳統婚禮的舉行也為鄒族注入一股富有生命力的新血。
除了鼓勵鄒族年輕人結婚生育,生命豆季同時也藉此推廣阿里山鄉的觀光產業及農產品。今年也特別增加了咖啡季的活動,讓生命豆季朝多元化發展。同時,活動中也設置鄒族傳統婚禮體驗,讓遊客親自上台接觸鄒族文化,讓鄒族文化與外界接軌,以增加活動本身的附加價值。生命豆季舉行七年來,在外界中已有一定的能見度,除了帶來觀光和行銷農產品,活動背後所隱含原住民的人口問題也值得大眾省思。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