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經驗式工程倫理 工院各系將開設

2008/11/13 10:46
3,006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記者董寧之/中正大學報導】

  中華工程教育協會(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Taiwan,簡稱IEET),規定參與工程認證的科系必須開設工程倫理相關課程,因此中正大學工學院各系,於本學期將合作討論工程倫理課程之教材,並重新省思工程倫理於工程教育中的重要性。

照片

 

透過案例討論,學生各自有發表想法的空間。 記者董寧之/攝影

  「工程倫理」即為學習工程專業技術外應有的工作態度及素養,近年來國內外有關工程與科技倫理、道德的議題時有所聞,例如工程弊案背後倫理與道德的討論。而為了讓工程專業技術重拾社會的高度信賴與信心,並讓工程人員正視自己的社會形象,各教育體系決定從教育治本來著手,除激發學生的自覺能力,更期望促成未來團體同儕間的自律機制。此外,在社會型態逐日開放後,國內工程人士也已開始重視公共利益,工程倫理更顯重要。在台灣,IEET的認證就非常看重工程倫理,規範中明訂學生於畢業時須具備「理解專業倫理及社會責任」之能力,以至於現在國內許多大學甚至將工程倫理課程設定為工學院學生之必修。

  目前中正大學的資訊工程、機械工程、化學工程學系都已完成IEET的工程及科技教育認證,但因為IEET規定參與認證之學系,必須開設工程倫理相關課程,因此中正大學工學院於這學期開始規劃此課程教材,並於九月初進行了第一次規劃小組的討論。剛開始,工學院院長蔣見超與工院五系主任討論後,決定配合教學卓越計畫來進行,讓工院盡快開始推動倫理課程。參與此次規劃的教授大都屬自願性參與,除了有已在電機系及通訊系開設工程倫理課程約兩三年的電機系教授陳景章,還分別有機械、化工、資工的教授。在規劃小組第一次的討論之後,陳景章認為,由於工程倫理課程是種實踐倫理的經驗分享,在個人生命經驗不同的情況下,其實不易達成共識。因此目前規劃小組決議各系於下學期先各自開設此課程,過程中教授透過相互討論,再逐步改良教學方式.。

  工程倫理的課程大多是採經驗式的分享,「透過案例的分享與討論,讓有經驗的人帶領著年輕人去思考。」陳景章說。課堂上也會提供一些相關的書籍及電影,讓同學彼此討論,如同一個開放式的論辯平台,學生可進一步深思未來當倫理與利益在內心衝突掙扎時,該如何處理。目前在修陳景章工程倫理課程的通訊四翁花秀表示,課堂中了解到科技不是只有賺錢,更要學著將科技與生活作平衡,進一步懂得與自然相處。而工學院各系此次開設的工程倫理課程將會歸類為專業選修科目,陳景章認為,工程倫理變成必修將會沒有意義,因為學生必須先認同這塊領域,才會主動想要去了解。

  目前學校、公司、政府,其實都開始重視工程倫理,不論是國科會目前進行的健康與環境工程的議題,亦或各公司教育員工的員工倫理等。陳景章認為,或許就是全世界都開始在重視此問題,公司認為本身若不正視,將會難以被信任,但最能治本的方式應該還是要從教育著手。但對仍在就學的學生而言,有時只憑案例是難以想像的。機械四許書豪認為,現在學工程倫理或許還不是時機,因為大家未來就業方向尚未抵定,很難在毫無經驗下去思考面對問題時會如何處理。

  大學生其實十分缺乏倫理方面的課程,或許某些特定領域有這方面的討論,像是媒體、法律等,但就工程來說,專業倫理的教學是較缺乏的。倫理就像是種認知,而認知會影響行為,接著帶來習慣,久而久之還決定人的性格並進而影響其命運。陳景章認為,抽象的倫理可能並沒有像法條般的約束性,但它卻直接影響著自身的工作態度。因此,各大學已開始強化工程倫理教育,除了因為IEET認證的需求外,更從內容上開始省思工程倫理之重要性。陳景章表示,或許學生一時之間難以了解此種「經驗影響層面大的思考模式」,但課程目的就是提供管道讓學生主動來認識,並期望對學生的未來有幫助。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