殯葬司儀 時代變遷需受培訓
【記者袁鬱佩/嘉義報導】
今年十一月為嘉義縣殯葬禮儀服務的評鑑,專職的殯葬司儀素質,是殯葬禮儀服務品質的代表。過去政府期盼建立公設奠禮司儀,卻無疾而終,而當初培訓殯葬司儀的理念,在時代變遷下,慢慢改制為禮儀師證照考試。
魏豐盛參與許多殯葬禮儀服務的培訓課程。 記者袁鬱佩/攝影
台灣政府約莫在八年前設置一套公設奠禮司儀<註一>的制度,想由政府本身培訓殯葬服務中的司儀,將俗稱禮儀師的司儀劃分為公部門管理,為的是提供一套有品質的殯葬服務。公設奠禮司儀與民間喪葬司儀的差別,在於民眾找尋殯喪禮儀師的管道不同,若設立公設奠禮司儀,民眾將可在親屬過世後,至鄉鎮公所登記申請禮儀師的服務,公設奠禮司儀便可出動至喪葬儀式中協助。不過,公部門表示公設奠禮司儀的制度在經費的刪減下,無法正式運作。
八年前,近千位來自台灣各鄉鎮提名的代表,一起在林口參加奠禮司儀的培訓,殯葬司儀陳信良回憶起當時的場面,感到奠禮司儀備受重視,政府投注的經費不少,讓他感到驕傲。「不過,雖拿到鄉公所提供的正式中山裝,但從未接過公部門委辦的奠禮儀式,這項制度就悄悄終止了。」陳信良說。目前陳信良為自由業的殯葬禮儀司儀,而在這些制度底下,曾經接受培訓的人員有的已經在經營殯葬社,有的已轉任他職。談到公家機關培訓禮儀師的初衷,曾接受培訓但目前任職其他行業的魏豐盛表示,可能因為政府認知的禮儀師,多需由較識字的人士擔任,因此以為培訓一批專職人員可以符合民間需要。事實上,民間還是有許多老一輩不識字的司儀,並不習慣這種培訓方式。
過去政府想要培訓公設奠禮司儀,希望帶給民眾一套有品質的喪葬制度,但因八十九年預算編列刪除,讓此項制度無疾而終。嘉義市政府禮俗科科員吳文鎮表示,一般大眾還是會找私人葬儀社包辦喪葬儀式中的所有項目,自然也會使用民間的喪葬司儀。公設奠禮司儀的消失原因,隨著殯葬管理業務的責任歸屬轉移,從禮俗科劃分至生命事業科後,無人了解真正的原因。民間業者認為公設奠禮司儀消失原因,除了喪葬儀式無法統一之外,還包含了公、私部門的利益衝突,像是政府提供奠禮司儀的服務,會剝奪私人葬儀社提供服務讓民眾消費的機會。嘉義縣政府生命事業科科長何如玉表示,目前政府還是會舉辦殯葬禮儀的講座,並定期對殯葬禮儀服務業者做評鑑,確保殯葬服務的品質。
公設奠禮司儀的制度雖消失,但在奠禮司儀的專業訴求之下,政府訂出一套禮儀師技術士<註二>的證照考試,但對於民間老一輩的奠禮司儀來說,準備證照考試並不簡單。為了跟上時代,年過半百的陳信良,目前也繼續在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進修,希望能夠取得禮儀師證照。過去殯葬業還未發展成技術士證照之前,變動的制度使得基層的殯葬司儀人員參加了許多培訓,而這些培訓帶給殯葬司儀人員的影響,可以分成兩個部分:對於要開設殯葬公司的人員來說,他們可以了解專業殯葬禮儀制度所要求的事項,供未來設計公司制度及因應評鑑作參考;對於只負責殯葬司儀部分的人員而言,卻因制度轉型而無用武之地。
曾經受過奠禮司儀培訓的人員,有的像魏豐盛一樣不以禮儀師為主要行業,有的則像陳信良一樣,雖是自由業殯葬司儀,卻因制度必須準備禮儀師技術士證照考試。提到過去培訓給他們的幫助,魏豐盛拿著過去參與殯葬禮儀課程培訓的結業證書說:「參加這麼多培訓課程的好處,大概就是了解殯葬業的優點及弊端啦!」政府目前只負責督導民間殯葬服務的品質,自由業的禮儀師雖可透過私人殯葬公司取得工作機會,但是有規模的殯葬公司,慢慢開始培訓屬於自己公司的禮儀師,這些自由業禮儀師的工作機會慢慢減少中。
<註一>公設奠禮司儀,顧名思義,為公部門設立的奠禮司儀。工作內容為包含移柩、啟靈、安葬等,並主持家奠禮及公奠禮進行,掌控奠禮時程。
<註二>禮儀師技術士,內政部在九十七年底,與勞委會配合辦理喪禮服務職類丙級技術士技能檢定。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