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臆解《恒先》‧第十簡 (十三) 銀髮游藝

文字-A A +A

好奇寶寶的公民新聞平台除了自己發新聞外,也轉載商業媒體不刊登的訊息、刊登網友的留言或投書,將一些好的訊息廣為傳播。以下是好奇寶寶副刊『銀髮游藝』專欄。

@@@@@@@@@@@@@@@@@@@@@@@@@@@@@@@@@@@

上接:

副刊:臆解《恒先》‧第七簡 (下)(十二) 銀髮游藝

https://www.peopo.org/news/237843

@@@@@@@@@@@@@@@@@@@@@@@@@@@@@@@@@@@@@

臆解《恒先》‧第十簡

言,名先者有【矣】,【巟】言之;後者,學、比、安。舉天下之名虛樹,習以不可改也。舉天下之作,強者果。天下                                           (第10簡)

所有的言教,最先提出的人,是綜合所有累積的經驗而內化於心,再轉化成語言、文字,以施用於世;後學者經過學習,達到能與施教者比較、齊一,就成功了。天下共同認可的名,是虛有設立的,透過學習系統的傳佈,變成共同認定而不能更改。人世間所有被執行的計劃,能力強的人可得其成果。

簡文這個字寫如 圖一‧a。由先前曾作過的討論,“言”字的甲骨契文(圖一‧b),是以“口”,及代表治理或刑治的“辛”字所組成,所以明顯的指出:人先構築內在的思想哲理,然後透過話語施治於外。許氏解釋說:

『直言曰言,論難曰語。』

明顯的指的是日常生活中,以口說出心中的想法;這樣子的解釋,比較初始的概念清楚,但狹窄許多。簡文此處指的,卻是如《左傳》內提到春秋時魯大夫叔孫豹所說的:「豹聞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立言」所以不朽,是因為累積的經驗或哲思,可以永恆幫助後世的人經營美善的生活。

先民對“言”的重視,還可以從被解釋為“慎”字的構形上看到。許多新出土戰國時期所寫文章裏,所用的“慎”字與現代用字不同,寫如 圖一‧c。字型右邊,是代表伐木或破木用的工具,“斤”。它在古文合體字裏,除了用來表示“斤”這個工具本身的使用的功能,如:斷,外,常被用作表示「取材」如:折、新等; 圖一‧c字形左邊上方,是代表「接續」或「傳承」的“系”字符號,下方則是“言”字符號。因此,整個字便可以會意為:在傳世的格言或典故裡,尋求有用的智慧。另外,《郭店楚簡》有文章名《性自命出》,文中稱『…書,有為言之也…』,對此,丁原植解釋說:『…《尚書》之“典、謨、訓、誥、誓”等,均為王者或聖人之“言”…』,所說甚是;讀者也可由此得知,簡文文章此處的「言」實指傳世的「大言」。

因此,文句「凡言,名先者有【矣】」裏的「名」,指的是:表意完整的言,經世人共同認可後而有名;據此,「名先」一詞的用法就如同「恆先」一樣,表示未成名之前,產生“言”的階段;所以,「名先者」間接指:最先提出,後來有名之“言”的人。

【矣】與【巟】

【矣】這個字,簡文原字寫作 圖二‧a。說文中沒有相對應的字可作解釋。從楚文字字型的觀點初看,這個字似乎是“矣”字(圖二‧b)下方添加“心”字所組成。說文對“矣”字的解釋是:

『矣(參看圖二‧c,篆文),語已詞也。从矢以聲。』

說文注提出進一步的說明:

『巳,止也。其意止,其言曰矣。是爲意內言外。論語或單言矣。或言巳矣。如學而,子張篇皆云。可謂好學也巳矣。公冶長篇。不可得而聞也巳矣。巳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俗本句末刪矣者,非。淮南書說矣與也二字不同。』

一般來說,如同說文指的,“矣”字的使用是表示話語已結束的表示字(語已詞也);說文注卻舉了一個啟人疑竇的例子:『巳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這句子將「巳矣乎」放在句首,應該是為了強調:「我看過的所有例子…」;如果將它放到句尾,明顯的,語勢將會減弱許多。這種奇妙的心理影響,或許來自於長期使用“矣”字的相關句子,本身所具有涵意的累積效果。但,這也或許可以從“矣”字的本義,影響它使用的方式而來。

“矣”字,從以,從矢;甲骨契文的“矢”寫如 圖二‧d(甲3117一期)和 圖二‧e(河 336二期)。而和“矣”字造型類似,目前所知可能是年代最早的的字,在鐵足青銅器中山王錯鼎可以見到(圖二‧f)。很清楚的,它是由甲骨契文演進而來。字體上方的“以”字,我們在《臆解恆先‧第一簡‧下》文中曾探討過它的可能本義。而此處,它卻是兩個“以”字,上、下交互鉗合;如果就文句使用看,它帶有「承前啟後」、「交互作用」的意思。而字體下方的“矢”字,經常便被引申用於如:矢勤矢勇…等,表示為:勤奮、努力不懈的意思。因此,中山王錯鼎銘文文句:『…閈(見)於天下之勿(物)矣,猶粯(迷)惑於子之而□(亡)其邦』,所用的“矣”字,如果只簡單的看成是句子的語尾飾字,就整篇文章來看,是不能體會出強烈遺憾的的意味。

但,如果將文句內容體悟成:已經見識到天下種種事務〔閈(見)於天下之勿(物)〕,可以用作努力行事的參考〔矣;圖二‧f,表示從外在所得一切智識,與自身內裏本具,所有的能力交互作用後,發揮指導行動的功能〕;這樣解釋,應該更接近原文本旨。不過,事實表明的是:時間越往漢代方向移動,“矣”字的用法,本義漸失,且越來越成為語尾飾字。最顯著的例子,便是《郭店楚簡‧成之聞之》這篇文章中,所有的“矣”字都寫做 圖二‧a,充分說明:書寫當時,兩字已無區別。整體看來,“矣”字的最初義的使用法,似乎在周代初期便不太明晰了。

然而,不管採用何種意義來解釋“矣”字,當運用古代造字原則,在“矣”字下方添加“心”字後,想用來解釋諸如《恆先》本簡中的詞句,『名先者有【矣】』,似乎不能得到合理的結果。因此,在此情況下,其原始用意甚難體會。

但是,《上博竹簡》裡篇名為《孔子詩論》的文章裡有文句:『…小旻多【矣】【矣】言不中志者也…』;其中,【矣】字便寫如 圖二‧g。圖二‧g和 圖二‧a二字字型十分類似但不同,兩者的差異,在於字體中間部位的符號;乍看之下,圖二‧e用的符號是“矢”,而 圖二‧a用的則是“內”。遺憾的是,把目前所知的楚文字比對之下,兩種寫法均可用來表示“內”字。譬如說,同樣在《孔子詩論》的第三簡,文句『邦風其【內】勿也』的【內】字便寫如 圖二‧h。這個字有學者解釋作「內」,也有人解釋做「納」。整體來看,都是以“內”字作基礎來考量。到此,明白顯示的是:戰國時期,至少在楚文字系內,“矢”、“內”二字,字形已經混淆了。

甲骨契文的“內”字,寫如 圖二‧i(一期乙4256合2478)與 圖二‧j(一期燕253合1663)。該字體構成的通則,是由兩個基本字體,即表示「有空間」的場域,ㄇ,和表示「進入」的符號,圖二‧k(一期前4.29.5合8236),所共同組成。透過這個字,讀者便可以猜測,楚文字系內,“矢”、“內”二字混淆的可能原因,便在於:如果略為改變表示「有空間」的場域,ㄇ,的形狀,並再在「進入」的符號,圖二‧k,上添加表示「動作」或「行動作為」的實心圓點,結果便是 圖二‧h。因此,文句『邦風其【內】勿(物)也』的【內】字適當的解釋,應該是表示收容的「納」。

回頭再看 圖二‧a的字形,如果不將它看成“矣”字(從以,從矢)加“心”字,而是“以”、“內”及“心”三字所組成。答案便霍然開朗了。“以”字有承接的意思,“內”字在此是深化的意思,“心”字的意思是:成為敏銳的直覺。這樣一來,圖二‧a字表達的是:綜合所有累積的經驗而內化於心。據此,《孔子詩論》的文句應該斷句成:『…小旻多【矣】;【矣】,言不中志者也…』。此處,【矣】字表示的,是詩人內化在心中的定見。從整篇詩作來看(參看文末附件),詩人悲痛於君上不能辨明君子與小人,而正確採納建言,也不能有定見,國事因而敗壞。而孔子似乎也知道,【矣】字真意不為後學者所知悉,因此特意作了解釋:言不中志者也。因為有定見,所以不合者,不中志也。

綜合上述分析,《恆先》本簡中的詞句,『名先者有【矣】』的【矣】字,是指綜合所有累積的經驗而內化於心,再轉化成語言、文字而成為「大言」。

【巟】字,原簡文寫作如 圖二‧l,是第五簡中文句『智既而巟思不巔』中所使用的“巟”字,再在它的下方增添“心”字符號而成。“巟”字解釋作「大」,而“心”字意表「繫念」,所以,整個字的涵意有:想要使其流行,的意味。進一步的推展,「【巟】言」一詞中的“言”,如上述討論,應指「大言」;所以整個字詞想表示的便是:使有用的經驗、知識能推廣、運用出去。

【附件】

小旻 詩經

旻天疾威、敷于下土。謀猶回遹、何日斯沮。謀臧不從、不臧覆用。我視謀猶、亦孔之邛。

潝潝訿訿、亦孔之哀。謀之其臧、則具是違。謀之不臧、則具是依。我視謀猶、伊于胡底。

我龜既厭、不我告猶。謀夫孔多、是用不集。發言盈庭、誰敢執其咎。如匪行邁謀、是用不得于道。

哀哉為猶、匪先民是程、匪大猶是經、維邇言是聽、維邇言是爭。如彼築室于道謀、是用不潰于成。

國雖靡止、或聖或否。民雖靡膴、或哲或謀、或肅或艾。如彼泉流、無淪胥以敗。

不敢暴虎、不敢馮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

下接:

副刊:臆解《恒先》‧第十一簡 (十四) 銀髮游藝

https://www.peopo.org/news/239207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07.10.20

好奇寶寶

加入時間: 2007.10.20
5,690則報導
289則影音
6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副刊:臆解《恒先》‧第十簡 (十三) 銀髮游藝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938篇報導,共12,790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938篇報導

12,790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