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委會副主委林祖嘉至國立高雄大學說明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

文字-A A +A

國立高雄大學應用經濟學系系學會於4月11日邀請陸委會副主委林祖嘉針對“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舉行專題演講。與談人有高雄大學政治法律學系教授廖義銘、經濟部國貿局高雄辦事處處長賴國星等人。 

林祖嘉於談論服貿協議前表示:「當年輕人真正關心國家的事情,這個國家就有救了。所以我真的很高興大家願意來把這麼重要的議題弄清楚,而且我也鼓勵大家,希望大家未來還有一些重大的公共政策議題,可以繼續維持這個熱情,當一個監督者,讓我們找出更好的政策,我相信這對整個國家發展都是很好的。」

座談中林祖嘉說明有關服貿協議內容、 服務貿易及貨貿協議之差異、東亞地區目前經濟情勢與簡介FTA、TPP、RCEP三者,且提及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第17條有關服貿協議承諾表的修改與第19條雙方可每年召開會議檢視服貿協議等規定。林祖嘉亦提到最嚴重的情形得啟動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第16條之終止條款,該條規定:「一方終止本協議應以書面通知另一方。雙方應在終止通知發出之日起三十日內開始協商。如協商未能達成一致,則本協議自通知一方發出終止通知之日起第一百八十日終止。」

林祖嘉說,服貿協議對整體產業而言是有利的,但總體而言仍免不了少數失業。對於失業的輔助,他提到經濟部自99年至108年推動「因應貿易自由化產業調整支援方案」,依不同對象採行振興輔導、體質調整、損害救濟等策略,協助轉型升級;勞委會亦從中編列預算,協助轉業訓練加強勞工職場技能與就業能力。且林祖嘉副主委於演講中一再強調服貿協議並不會開放陸勞,僅開放陸資來台。

高雄大學政治法律學系教授廖義銘於與談中提到,他認為最重要的一點為「法制的建構」。其舉例以台商而言,遇到最大的困難可能不在於開放與否,而在於台商在中國真正遇到財務上糾紛、私法行為上的糾紛,甚至與政府間的糾紛時,並沒有值得被信賴的司法體制。廖義銘說,他在乎的部份是爭端解決未來可能的條文及制度,能使兩岸的台資或陸資、台灣人或大陸人在真正遇到爭議時,有公正且值得信賴的爭端解決機制。

廖義銘也認為,立法院許多程序規範、議事規範有些問題,讓未來可能再發生黑箱程序。且提及立法院會的二讀功能被朝野協商的牽制而取代,並言如果朝野協商通過了,再多的立法委員、再多的意見都無法循正常議事規則進行意見陳述。廖義銘教授亦期待大家能對立法院一些不合理的議事規則做更深入且徹底的檢討,不應有「立法一定要有效率」的迷思,並說:「立法如果沒辦法按照法制程序下達到應有的多數決,就代表這個法律不一定要過。」但廖義銘指出,台灣未來如果仍維持一種大家對立法內容或程序不認同就衝入立法院,將立法程序破壞的社會運作機制, 恐怕會形成一個不被保障及信任的立法體制,甚而影響司法體制。

會後Q&A時間,有一名應用經濟系學生問及:「我們和中國簽訂服貿是以什麼立場來簽呢?我想請問一下今天陸委會的立場是代表台灣,還是代表中國,還是代表一個公正的協商窗口而已?」林祖嘉回應:「我們定義兩岸關係時是根據中華民國憲法,憲法中講的大陸地區和自由地區(也就是台灣地區),我們現在等於是大陸地區和台灣地區在簽,所以不是國與國的關係。」語畢學生立即反駁:「所以台灣不是一個國家是這個意思嗎?台灣只是一個地區?」、「不要避談主權問題,你是中華民國的官員。」現場傳出熱烈掌聲。

林祖嘉此時表示,今天是跟大家談論服貿協議,不是談論憲法定義,如果同學想改變國與國的關係也可以,那就想辦法修憲,憲法改了,就按照憲法運作。此語引起台下聽眾鼓譟,學生再次提問:「所以台灣的官員不能說我們是一個國家?」林祖嘉最後回答:「我只講一句話,我們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這個國家的名字叫中華民國。」底下聽眾拍手叫好。

廖義銘於Q&A時間中也向提問學生說:「你如果覺得立法院多數是國民黨很討厭的話,那就投給民進黨,如果民進黨很爛國民黨也很爛,你個人努力一點,將來成為一個優秀的立法委員候選人,廖老師一定投給你,這就是我們尊重的民主。如果你有投票權,下次投票的時候認真的思考要投給誰。」座談會快結束時,有多名同學帶著口罩,拿出抗議海報表達訴求。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1

加入時間: 2013.12.15

蘇珮鈞

加入時間: 2013.12.15
2則報導
1則影音
1則OnTV

關心的議題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8:29

凱旋夜市之垃圾問題探析

2013-12-19
瀏覽:
2,806
推:
4
回應:
0

陸委會副主委林祖嘉至國立高雄大學說明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7,055篇報導,共12,813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7,055篇報導

12,813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