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吃停車 路口人車共道

地區:
分類:
文字-A A +A

【記者顏裴吟/中正大學報導】

  中正大學校門口對面的大吃市,2007年5月中旬將停車位重新規劃,引起學生熱烈討論。至今停車場興建後已使用一年,大吃店家表示,停車位規劃後學生違規停車問題已有改善。但卻有部分學生反映,學生會將自行車與機車騎至人行道上停放,造成大吃行人、自行車與機車共道的危險現象。

大吃市的路口,晚餐時間連人行道都停滿了車子。 記者顏裴吟/攝影

  平日晚間六、七點,大吃市湧入前來用餐的學生,路邊規劃的停車格與人行道上便因湧入大量人潮而導致交通混亂。部分學生反映,步行至大吃市時,靠近路口區段的人行道上,停滿了自行車與機車,阻礙交通,造成行人的困擾。傳播三黃安琪表示,大吃市違規停車嚴重,車子佔滿了路口,走路很不方便且危險。本學期隨著油價上漲,為了省錢與環保,騎自行車的學生明顯較往年增加,但機車數量並未相對減少。部分學生將違規停車的原因,歸咎於增加的車輛使得停車格不足,讓學生經常找不到位置停車,才會將車子停放在人行道上,希望相關單位能將問題解決,讓人行道上不再有人車共道的現象。

  對於將車輛騎上人行道的行為,部分學生也有不同的看法,認為人行道上停車並無不妥。政治三張意勤表示,大吃市的人行道寬敞,就算停放一排的車輛,還是有足夠的空間可供行人使用。對於自行車不能停置人行道上的規定,企管四陳俞霖回應:「腳踏車不停人行道要停哪裡?」由於大吃市沒有規劃自行車專屬的停車位,所以她平時就會將自行車停置人行道上。但依據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131條,在未設置自行車停車設施之處所,自行車得比照汽缸總排氣量未滿550立方公分之機器腳踏車停放。因此,在未規劃自行車停車格的大吃市,機車與自行車皆應停放在規劃的停車格內,停在人行道的車子,都屬於違規停車。部分學生反映,將車輛停放於人行道上,只是迫於無奈,因為停車格的數量有限,尖峰時段難以找到停車位。但駐衛警察隊隊長陳菁桂表示,大吃市的停車位其實足夠,學生不願將車停放至離攤販較遠的區域,才是造成路口停滿車子情況的主因。對於違規將車子停放在人行道上,豐收派出所副所長吳明誠呼籲,大學生的道德觀念應加強,不應貪圖一時的方便,造成他人的困擾。他表示,守法應由平日做起,不要等被開罰單或發生事故後才後悔莫及。

  學生希望相關單位能在人行道上,規劃自行車的停車位,藉由適當的規劃,使機車與自行車分流,各自有專屬的停車位,讓大吃市的停車更安全、便利。嘉義縣交通局表示,民眾如果有增加停車格的需求可至交通局反映,相關單位會召集會議來規劃。對於目前大吃人車共道的現況,警方表示,若學生擔心沒有車位,可將機車與自行車停放至學校停車場,再步行至大吃市用餐。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jarlance

百世科研有限公司(Pesi Research Co.,Ltd.), 結合了一批科技專才以成熟的IT 技術,致力於科技的開發與研究,把IT的產業結合市場的環境與人們的需求將技術結合了人性改善了人們生活上與工作上的不便,同時也幫助許多企業在生產工作流程上節省了許多的人力和物力,提高生產效率,我們秉持著人類創造了科技,科技開創了生活,生活產生了活力,進而使整個城市都充滿朝氣,繼續前進,我們在2006年開始投入自行車停車架的研發,也成功協助了日本自行車停車業者在自行車停車架上開發新的產品與安裝的合作,我不斷的研究思考從標準的停車架到智慧型的停車架,從平面的停車場到立體的停車場系統架構都是我們努力的結晶,我們有對設計的熱忱完全投入在自行車架的研究開發,主要是想帶給人們更安全,安心,舒適的停車場環境,同時我們也解決了自行車中的五煩事,那五煩呢?
第一煩: 自行車停車位不足無處停車的問題
第二煩: 自行車被竊防不慎防的問題
第三煩: 自行車亂停亂放妨礙自己也妨礙別人又有礙市容的問題
第四煩: 自行車停放不穩遇風大倒成一片的問題
第五煩: 自行車道不足的問題.
我們努力的成果已經可以解決在自行車方面的四煩,加上目前政府極力推行的”節能減碳”,更是我急於響應的運動,我更希望用我們百世科研所研發的自行車架來解決在行的方面最後一哩的問題把公車站或是捷運站都能真正的落實延伸到家庭中,每個人都能利用百世科研所提供的安全,安心,舒適的停車架及環境,放心將家中的自行車騎上街進而確實的響應”節能減碳,救地球”.

0

加入時間: 2008.03.13

中正E報

加入時間: 2008.03.13
4,534則報導
2,203則影音
578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7:49

守護北門牡蠣 台南蚵新氣象

2024-06-17
瀏覽:
6,250
推:
46
回應:
0
9:08

特殊生入班 融合教育的挑戰

2024-06-17
瀏覽:
3,877
推:
2
回應:
0
6:01

融合傳統與創新 新港開臺媽祖會

2024-06-17
瀏覽:
2,792
推:
2
回應:
0
9:43

山豬吊禁用? 保育與文化的拉扯

2024-06-10
瀏覽:
12,584
推:
4
回應:
0
8:20

理髮旋轉燈 帶你進入美髮摩登

2024-06-10
瀏覽:
4,409
推:
1
回應:
0
10:00

歷史轉身 蔗田間的軌道記憶

2024-06-10
瀏覽:
4,381
推:
1
回應:
0
2:45

眠月線 沉睡於山林的秘境

2024-06-04
瀏覽:
9,085
推:
3
回應:
0
2:54

視障按摩師 超越偏見的自立之路

2024-06-03
瀏覽:
4,288
推:
0
回應:
0
2:21

走進社區大學 與在地緊密連結

2024-06-03
瀏覽:
4,305
推:
0
回應:
0
3:01

美麗建築成蚊子館 無人管理挑戰

2024-05-27
瀏覽:
5,901
推:
1
回應:
0

大吃停車 路口人車共道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8,973篇報導,共12,907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8,973篇報導

12,907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