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姜彥竹、陳庭毅/桃園縣報導】提起鍾肇政,也許不是每個人都熟悉,但說到他的作品《魯冰花》,確實家喻戶曉,多數人還能哼兩句主題曲:「我知道,半夜的星星會唱歌……天上的星星不說話,地上的娃娃想媽媽……」。位於桃園縣龍潭鄉的客家文化館,設置「鍾肇政文學館」,做為客家文學代表,讓民眾了解其生平及創作,並從中體會日治及戰後台灣人民的生活狀況與鄉土精神。
從文字中感受台灣的鄉土精神
鍾肇政生於日治中後期的桃園縣龍潭鄉,從小受父親影響而喜歡文學,就讀淡江中學、彰化青年師範學校,一九四五年畢業後被日本徵召服兵役,在當「學徒兵」的期間,因感染瘧疾且未即時獲得治療,造成聽力受損。戰後曾擔任小學教師,自修漢文,並考取台灣大學中文系進修,卻因聽力障礙而無奈輟學,回鄉後結婚,一九五一年,他發表第一篇文章「婚後」,從此以文學作為一生的事業。
鍾肇政文學展示館門口招牌 |
鍾肇政是台灣大河小說開創者,被譽為「台灣現代文學之母」,曾獲國家文藝獎、台美文學獎及吳三連文學獎等等,他熱心推動台灣文學,也投身社會運動,積極爭取客家族群權益。鍾肇政的作品多以客家人在台灣的生活為素材,描述日治時期台灣人的遭遇和抗爭,透過筆下人物反映刻苦的精神,有歷史參照意義,並擁有濃厚的人道精神與鄉土色彩。
鍾肇政文學館內透過文物、手稿、相關影音作品,以及能介紹並用客家話朗讀鍾肇政代表作品的互動式多媒體櫃,讓民眾了解鍾肇政的生平與文學作品,提高文學素養,並體悟客家人在台灣的生活,以及日治時期與戰後台灣各階層人民的生活實況。利用假日攜家人至客家文化館遊玩的林先生認為,鍾肇政文學館內的氣氛很舒適,他本身擁有一半客家血,卻不會說客家話,希望能多設立一些類似的文化館推廣客家文化。
《魯冰花》平凡的感動與落寞
鍾肇政六十多年的創作生涯中,寫作字數至今已逾千萬,作品以小說為主,其中《魯冰花》被翻拍成電影,同名主題曲也膾炙人口,感動了許多人、掉了許多眼淚。
《魯冰花》是鍾肇政第一部長篇小說,它本是種於田間、被拿來肥沃泥土的黃色小花,象徵書中早夭的天才小畫家古阿明,《魯冰花》裡隱含鍾肇政對當時教育體制僵化、選舉文化不公以及貧富差距的批判,是篇令人感到傷感深沉的故事。
除此之外,鍾肇政的代表作品還有寫出知識青年苦悶、思考祖國認同的自傳體小說《濁流三部曲》,藉由個人成長反映時代蛻變的軌跡;紀錄被日本統治五十年中,台灣人為掙脫殖民的努力,描寫客家人的勤懇與命運、塑造台灣人精神的史詩《台灣人三部曲》;原住民歷史小說的開路先鋒《馬黑坡風雲》、《高山組曲》等…。
〈滄海隨筆〉 回憶文學路上的戰友
文學館內,除了大幅的作品導讀看板、鍾肇政的生活用品及題字,還放著〈滄海隨筆〉的手稿。當二戰結束,台灣人翹首以盼的光復,卻並未帶給他們想像中的好生活,在失落與不安中,二二八事件的爆發,對社會造成了更大的衝擊,高壓統治與政治肅殺的氛圍也令文學界一片荒蕪,鍾肇政與廖清秀、文心等文友們在這樣的情況下互相勉勵、慰藉,並幫助忘年交吳濁流創刊《台灣文藝》,鼓舞了在白色恐怖陰影下的台灣新文學作家,鍾肇政也在吳濁流逝世後接下《台灣文藝》的社務。
鍾肇政至今仍筆耕不輟,期間也曾停筆達十年,但他克服了病痛,於二OO二年在《台灣文藝》連載〈滄海隨筆〉,表現出他為戰鬥、創作而活的人生觀,〈滄海隨筆〉的內容則以感恩的心情回憶一生在文學之路上的同事與朋友,自我遣懷,累積下來約有兩百多萬字。
將客家文化 生生不息的傳遞
當在台灣立報〈跳脫魯冰花 鍾肇政為客家發聲〉這篇報導中被問到為何對客語特別認同,鍾肇政笑說:「因為我確實就是客家人啊!」,在他的作品中也時常展現客家的農業勞動文化、民俗節慶、使用客家語彙和唱山歌等生活習慣,以及客家美德如:重視家族傳承與子弟教育、愛土保鄉的忠義、封閉純樸的民風、刻苦耐勞的打拼精神。
接受大紀元訪談時,桃園客家事務局的賴俊宏局長表示,希望能藉由像「鍾肇政文學館」這樣深具特色的館舍繼續傳承客家。鍾肇政文學館內的志工張謝鳳嬌則覺得,鍾肇政先生將手稿等私人物品奉獻,使客家文物不至於沒落,是對客家文化傳承的貢獻,也令更多人知道,龍潭有位鍾肇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