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在淌血!高冷高麗菜一斤2元怎麼賣?! 2014/02/14 14:44 ・ 5,431次瀏覽 ・ 0次分享 ・ 6則留言 PeoPo推 20 檢舉 地區 臺灣 臺東縣 海端鄉 分類 生態環保 農漁畜牧 政治經濟 標籤 高冷蔬菜 霧鹿 天龍 湯太太 看見台灣 農業上山 版權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 (CC BY-NC-ND 3.0) 授權條款 分享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tag. Video Player is loading.Play VideoPlaySkip BackwardSkip ForwardMuteCurrent Time 0:00/Duration -:-Loaded: 0%Stream Type LIVESeek to live, currently behind liveLIVERemaining Time -0:00 1xPlayback RateChaptersChaptersDescriptions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Subtitlessubtitles settings, opens subtitles settings dialogsubtitles off, selectedAudio TrackPicture-in-PictureFullscreenThis is a modal window.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TextColorWhiteBlackRedGreenBlueYellowMagentaCyanOpacityOpaqueSemi-TransparentText BackgroundColorBlackWhiteRedGreenBlueYellowMagentaCyanOpacityOpaqueSemi-TransparentTransparentCaption Area BackgroundColorBlackWhiteRedGreenBlueYellowMagentaCyanOpacityTransparentSemi-TransparentOpaqueFont Size50%75%100%125%150%175%200%300%400%Text Edge StyleNoneRaisedDepressedUniformDrop shadowFont FamilyProportional Sans-SerifMonospace Sans-SerifProportional SerifMonospace SerifCasualScriptSmall CapsResetDoneClose Modal DialogEnd of dialog window. 欖仁居修行生活網 心在淌血!高冷高麗菜一斤2元怎麼賣啊?! 分享到 Facebook 內嵌: 620x420 620x460 (4:3) 360x240 360x270 (4:3) 照片 照片 齊柏林的看見台灣紀錄片掀起的熱潮讓大家對國土崩壞有了進一步的省思,而高冷蔬菜的種植也成了眾矢之的元兇之一,但是當我們深究問題所在時,卻常常忘了國家過去標榜人定勝天的錯誤政策,導致後來農業上山所帶來的國土崩壞問題,事實上,高冷蔬菜菜農所面臨的困境也不是一般人所能了解。霧鹿天龍的菜農湯太太提到了她種植高冷蔬菜的心酸與困境。 照片 照片
欖仁居修行生活網 ・ 2014/02/15 15:53 In reply to 無感耶 價錢哪兒去了? 市場一顆30元 by 小尖兵 檢舉 我這裡的傳統市場有三顆五十和三顆一百的 不過不是高冷蔬菜 一般來說大盤和中間商之間的獲利值得了解
謝明海 ・ 2014/02/14 21:34 檢舉 欖仁居,這問題我在臉書上回應過,台灣都是一窩風害死自己。 櫻花漂亮吸引遊客,所以到處種櫻花,甚至砍樹讓地來種櫻花,也不管是不是適合台灣的緯度和氣候。民宿流行,到處都出現超大型豪華民宿。熱氣球其實也是一項只會賺錢卻沒有文化的致命吸引力。 高麗菜暴漲暴跌和香菜差不多,但是其數量之大真是嚇人。訪問中的農戶一開口就是五十萬顆。我以為宜蘭南山已經很可怕了沒想到台東也是如此。最貴時台北半顆兩百元,菜農逃不過誘惑。 農委會死了嗎? 以前美援時期,四健會對台灣農業貢獻不小,原因全在於人。你搜尋看看當時是哪些『人』在主導,現在是什麼樣的『官』。沒有總量管制、沒有市場統計、沒有預警措施、沒有善後方案。 要這樣的政府幹什麼?
欖仁居修行生活網 ・ 2014/02/15 16:00 In reply to 欖仁居,這問題我在臉書上回應過,台灣都是一窩風害死自己。 by 謝明海 檢舉 謝大哥提到的部分也是菜農希望政府能夠幫忙做的 他們希望知道全台種植面積之總量管制、 政府未做市場統計、預警措施,而改善方案也只限於在媒體前做做秀,根本沒有實際的作為。 菜農(尤其是和外界接觸不多的原住民)並未提到希望補貼,這是蠻令我意外的, "要這樣的政府幹什麼?"確實值得中央和地方政府深思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