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能源農村 環境永續發展
【記者許淑貞/台東電訪報導】
有著能源農村理念的「壹胞半工作室」,計畫將全球量產的商品和概念在台東家園實踐,除了幫助農民經濟生活外,也能有效轉換農村廢棄物為綠色能源,讓土地永續發展。
目前致力於台東縣成功鎮能源農村經營的「壹胞半工作室」主辦人朱士杰,因農民面對石油不斷飆漲的困境,朱士杰聯想到可以利用乾淨天然的能源取代核電,於是「能源農村」計畫就此產生,並於九十七年獲得大亞電纜公司的贊助後,實地在台東推動。能源農村使用農村廢棄物施肥灌溉,除了利於環境外,也能幫助農民節省電源,甚至將其轉賣,讓農民在鄉村也能自給自足的生存下去。
「壹胞半工作室」在計畫開始前就先了解其環境有何能源,才思考取代的方案。能源農村以水力、風力、太陽能及沼氣發電能源為主,「壹胞半工作室」把全球量產的商品和概念實驗操作,並試著將資源作有系統的整合,所生電源都一併存到蓄電池中,期望能讓大家理解由環境創造資源,並藉此改變民眾的用電方式。目前沼氣發電設備已購買及組裝,朱士杰將動物排泄物及已腐化的植物當作原料放入厭氧發酵槽,讓它在無氧空間中發酵,收集後的氣體就跟瓦斯一樣,雖然不比中國沼氣設備龐大的規模,但也讓能源農村走出第一步。
關於能源省電的裝置,主要是由朱士杰夫婦自己執行各商品的概念,並採用本地農業資材行的設備來改裝製作。朱士杰除了推動沼氣發電設備外,也研究水力發電機在水圳的成效,由於機械得配合當地的水文環境,讓水力發電機不至於走位,目前仍在監測及調整發電機位置。若水力發電機成功設置後,能源農村就能利用當地的水圳供應水源,讓水力發電機的葉扇產生電能。但由於廠商只接受大訂單的機械製作,朱士杰在購買能源節約機械時遇到很多困難,因此,機械製作在仰賴國外進口下,對「壹胞半工作室」又是一筆大開銷。能源農村顧問林學淵表示,目前台灣沒有人從事相關研究,所以機械的進口難免會遇到困難,導致能源農村計畫遲延。
朱士杰夫婦務農的情形。 圖片來源/朱士杰提供
能源農村進行到現在,朱士杰夫婦在田地利用上主要採用因地種植的方式,梯田地形不利機械耕作,因此種植蔬菜,並實驗各節約能源的機械製作方式,當作能源農村的示範田;稻田部分採用自然農法的方式,不施以化肥及機械除草,而改用鴨耕法,讓鴨子除去雜草並施以有機肥料,使田地以自然的方式回復地力。由於目前能源農村仍在實行,成功鎮部落的居民<註一>尚在觀望成效中,朱士杰妻子曾秀美表示,希望能源農村開放後能夠幫助部落的人,不僅把商機帶給部落,也不會造成環境的破壞及資源的損失。
對於未來,朱士杰表示,雖然現在能源農村剛起步較難發展,能源問題還是會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壹胞半工作室」期望當能源農村發展成一個農村經濟體系後,能僱用村民修整花圃或帶遊客來此觀光,甚至讓村民擔任農村解說員,並希望在此機制下,村民在獲得些許薪水後,不必離鄉背井出外工作,使此地形成一個小型的農村企業。
<註一>朱士杰夫婦居住於台東縣成功鎮,屬於阿美族原住民部落。由於朱士杰漸漸發現部落文化的美好及遺失現象,因而與妻子曾秀美創辦了「壹胞半工作室」,計畫要為台東縣這片土地開展出不同的面貌。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