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顏薇恩報導
43%向店家抗議 20%沉默忍受 13%四處宣傳
現代人生活忙碌又緊張,三餐總是在外,鮮少自己在家料理。尤其在外讀書的學生們更是難得在家自行料理用餐,除了自己不會下廚之外,住宿或是在外租屋也沒有廚房能夠提供料理的環境,因此在外用餐的機會大增。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的「每日飲食指南」,開宗明義便指出選擇食物首要考慮食物的營養價值。本期文化一周針對台北七所大學生在外購買外食的情況進行調查,結果顯示有42%的大學生們在選購外食時最優先考慮的是食物美味,其次選擇價格的有33%,墊底的是健康原則,僅有10%學生重視。
大學生在外用餐時應該要注意用餐環境及食物的衛生,有69%的同學曾經因為食物不夠衛生而引發身體不適如腹瀉的情形。文化大學新聞系的江佩慈同學表示:以前常常喝學生餐廳裡的黃阿水冷飲,每次喝完隔天都會拉肚子,而且不只一次。也曾經在高級的餐廳裡吃到不潔的食物,雖然當下吃的時候覺得很美味,不過卻在之後引發腸胃炎。證明餐廳雖然能夠利用好看的裝潢或知名度讓大家前往用餐,但是不乾淨的食材或料理方式,讓人去了一次就不會再光臨第二次。
在用餐的時候發現食物中出現蟲子、頭髮等情形也非常常見,有44.8%的同學表示會向店家反應,其次有20%的同學會告訴身邊的親朋好友,叫他們不要再前往這家餐廳用餐,但卻也有14%的大學生既不反應也不繼續用餐,只有自己默默忍受。文化新聞系范琦忠同學表示:「曾經向老闆反應食物中有小蟲子,店家處理的時後答應再換一碗新的,雖然接受老闆的處理方式,但卻也不會想繼續吃下去了,因為蟲子讓人胃口變得不好,也顯示出店家在衛生方面不夠嚴謹。」
數據顯示只有4%的同學遇到這種情形會向主管機關檢舉反映。其中有許多同學表示,是因為不知道該向哪些單位做出反應因而打消此念頭。文化一周也在此提醒各位同學若是遇到這類情形可以向「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或是當地的衛生所檢舉以保障自己的權益。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