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果僅存天然漆 傳承使命放眼未來【古早味●古早心系列報導】
【政大之聲記者葉彤、陳思成、呂紹輔、李瑋瑋】「講到天然漆,就會想到徐玉富和徐玉明兩位兄弟,就是龍南天然漆器。」埔里鎮公所農經觀光科科長林英志這樣說到。一走進埔里的龍南天然漆博物館,就會有專人講解,讓訪客對於漆有更深的認識,這出自想要推廣和傳承的一顆心。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油漆是化學製品,而我們習慣使用的『漆』字,其實是形容一種從漆樹上採集的天然樹汁。在過往化學技術尚未發達的時代,都是以此種原料淬鍊後塗製在民生用品上,稱為漆器。
龍南天然漆博物館,是現今碩果僅存製造天然漆的地方,過去是一家採漆公司。曾經,採漆是許多埔里人賴以為生的工作,但並不輕鬆,採漆工人洪燕齡表示:「一大早很早很早就要起來,就要去採那個漆,過去收入是相當可觀,只要去一次回來可以賣好多錢。」從中可以知道漆產業對當時埔里經濟的重要性。 然而,民國五十一年因為中盤商為謀利在漆中參入其他物質,影響了台灣漆產業的信譽,再加上化學漆漸漸在台灣市場發展,打擊天然漆的市場。但館長徐玉富認為台灣天然漆具有化學漆無法取代的天然性,因此在七十七年成立博物館,並持續研究漆,更受到外國學者的肯定。
在光環的背後,卻有著旁人難以想像的辛苦。民國七十五年,韋恩颱風侵襲台灣,將近八成漆樹連根拔起,損失相當慘重,才剛完成修復,八十八年時,九二一大地震毫無預警發生,南投埔里成為嚴重災區,館長徐玉富提到:「 九二一大地震幾乎把我們毀掉。我們是損失非常多,重建我們是花了一年多。」妻子¬¬曾秀鳳補充:「扒開來看,地梁斷了一二十根,漆一桶一桶都倒掉,我們看著它在淌血,我們還是自己克服過來。」即使天災重創,徐玉富一家人仍舊秉持著對天然漆產業的使命,一路堅持。
龍南天然漆第三代接班人徐仁樑打趣:「如果這個產業好做,就不會剩下我們一家。」道出天然漆產業的困境,他進一步解釋:「越傳統越要手工做,越手工越要花時間。」在現今追求成本利益的大環境中,天然漆儼然成為將被淘汰掉的產業,館長弟弟徐玉明感嘆,天然漆複雜又耗時的製作過程,在現今化學漆快速又低成本的大量生產下,幾乎快要被取代,他們願意堅持下去不只是因為對天然漆的責任,更有一份為台灣傳統產業接續傳承的決心,徐玉明說:「沒有根的東西像浮萍,你要扎根,扎的緊開出來才會茂盛,希望台灣的接續要有骨有肉。」
雖然不容易,但龍南天然漆仍然做出口碑。有民眾甚至遠從桃園來購買天然漆,顧客王景明說:「因為目前外面毒性的東西太多了,用自然的還是好一點。」天然漆的自然無毒,讓徐家人更加確信傳承的理念:「對的東西就要堅持。」短短一句話,在身為接班人的徐仁樑心中,卻是鐵則,只要有心,就可以做到最好,徐仁樑語氣堅定地說:「要把天然漆這個產業做好,窮盡一生的心力。」他將接下來的歲月投入天然漆,理由無它,只因為,對的東西就是要堅持。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