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兒戲》無聲訴說寂寞男女心聲

2008/10/22 15:35
2,031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無聲勝有聲,劉劉二人組自編自導的默劇《兒戲》(Clowns play),十、十一日於台南府城藝術節登場,為藝術節首場戲劇表演。


中山大學劇場藝術系表演組學生劉時維(右)、劉雅雯組成劉劉二人組,演出默劇《兒戲》反映真實生活。

圖片來源 : 劉劉二人組提供


【記者吳芠萱報導】無聲勝有聲,劉劉二人組自編自導的默劇《兒戲》(Clowns play),十、十一日於台南府城藝術節登場,為藝術節首場戲劇表演。

 中山大學劇場藝術系表演組學生劉時維、劉雅雯以默劇表現二位孤獨的男女,從互相看不順眼,到最後相知相依的故事。男女主角畫著誇張的小丑妝,白色的臉孔和艷紅的嘴巴,加上色彩繽粉的衣著和流暢的肢體,在黑色的舞台布景間十分突出,視覺效果有如卡通影片。

 全劇總長五十分鐘,從男女主角在雨中相遇開始,敘述二人因孤單寂寞,透過減肥、養寵物等方式抒發鬱悶,卻仍迷失在冷漠社會。而後,二名頭戴月亮面具的演員穿黑衣出場,並以色彩鮮豔的手套吸引他們的目光,象徵性地引導二人接受、了解彼此。

 戲劇尾聲二人互相擦拭臉上的小丑妝容,露出真實臉孔,跪坐地上、雙眼直視對方,彷彿世界上只有彼此,從此不再寂寞。

 劇中唯一的語言是「man」、「woman」,只在男女主角互相自我介紹時出現一次。其餘全用聲音表情呈現,或咯咯癡笑、張狂大笑,或嗚噎、嚎啕、歇斯底里地嘀咕,每種情緒精準到位。

 劉時維表示,孤獨感使成人的舉動有時幼稚地像小孩,劉劉想反映這些生活中的片段,因此取名為《兒戲》。以默劇形式呈現誇張、活潑的氛圍,目標是打破人們對戲劇的舊觀念。小至校內表演,大至受邀到台南府城藝術節的演出,劉劉認真的態度始終如一。

 中山劇藝系學生陳思樺提到,劇中「夢」的表演令她印象深刻,呼應自己的體悟—不同方向的事物都有碰撞的可能。她表示,不確定月亮面具的意義,推測可能是牽引人們的無形力量。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