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貧窮找到自信 明道國小扯鈴隊綻放光芒

嵌入:
文字-A A +A

 【政大之聲記者/洪與成、高婉瑜、陳蘊凌】走進明道國小的禮堂,氣勢磅礡的音樂流洩而出,學生們一邊喊著口號,一邊熟練的展現各種令人驚艷的扯鈴技巧。這是明道國小的扯鈴隊,已經有二十多年的歷史。他們不但是國內大大小小比賽的常勝軍,更經常為國爭光,下個月將前往馬來西亞比賽。

 扯鈴隊指導老師、明道國小輔導主任吳麗秋指著正在練習的學生說:「其實每個人都有故事。」。明道國小學區包含安康社區,全校約有七成學生出身弱勢家庭,其中扯鈴隊更有九成來自低收入戶,一半以上的成員是新住民或原住民,沒有太多的資源。吳麗秋說:「世界很大,但是他們都一直在自己的世界,很小。」然而,透過扯鈴,這些孩子找到了自信,也找到一片新的天空,增添生命的色彩,拓展新的視野。

 吳麗秋認為,這群孩子加入扯鈴隊後,更能融入同儕生活:「我覺得比較大的改變,就是孩子在團體生活上的一些表現,會比其他沒有參加團隊的小孩子來的好。」吳麗秋表示,在扯鈴隊中,隊員在年紀和經驗上各有不同,許多物品也需要大家共用,因此互相包容和體諒顯得格外重要:「大家相處在一起,這是個團體活動,你個人的那個部分可能不能那麼強調。」

 除此之外,許多扯鈴隊的成員,在訓練中,得到了成就感並建立起自信心。扯鈴隊成員簡姵薰說:「把一個不會的動作練到成功,我就會很開心。」已從扯鈴隊畢業的林嘉盈也表示:「對於很多新的東西,會去挑戰看看自己做不做得到。」另一位校友吳惟哲則說:「比賽後就有一種數學題目解出來然後很爽的感覺。所以就慢慢一直想練下去。」這也讓吳惟哲願意回到母校指導學弟妹,帶給他們自己過去曾得到的感動:「基本上,自信我是一定要讓他們學到。」

 吳麗秋說,部分家長曾經十分反對孩子加入扯鈴隊,但隨著孩子們越趨成熟,也讓家長的態度轉為支持:「應該是說他看到孩子比較主動,在家裡也知道要幫忙,該做什麼他自己都知道。」明道國小家長會長郭豔中也認為:「他們真的成長很快,尊重師長,做事情也有模有樣。」這次前往馬來西亞參賽,就有家長將支持化為實際行動,義賣鳳梨酥籌措經費,協助孩子一圓出國夢。發起義賣的陳先生覺得,幫助這些孩子很值得:「去國外比賽的話,是增加國際的視野,對他的人生歷程來講,説不定會有一個新的不同角度去看這個世界。」

 政治大學教育系副教授鄭同僚肯定明道國小扯鈴隊帶給弱勢學童的幫助,他指出,這些學生在扯鈴隊裡,不但學到一技之長,最重要的是建立起自信心:「這種肯定的感覺,會讓他覺得『我的生命其實還是有價值的。』」扯鈴隊校友、台北文化藝術表演團副團長連皇欽鼓勵學弟妹,持續精進扯鈴技巧,並將扯鈴推廣出去,同時,他也提醒,不要受到物質的誘惑而遺忘了最初的理想:「一個選手可能長大、成名了之後,價值觀改變,那就失去原本的動機。」

 參加扯鈴隊,不但讓這群出身弱勢的孩子學習了一技之長,更讓他們在練習、比賽的過程中,獲得了成就感,信心滿滿的面對未來。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1

加入時間: 2007.10.11

政大之聲新聞部

加入時間: 2007.10.11
297則報導
230則影音
2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疫情加劇跨世代網路落差 共學助長者適應數位化

2022-07-24
瀏覽:
4,375
推:
0
回應:
0

狗醫生走入裕民圖書館 疫情下成為孩童學伴

2022-07-24
瀏覽:
2,881
推:
0
回應:
0

北市試辦鞦韆計時器 正反意見不同引爭議

2022-07-24
瀏覽:
2,548
推:
0
回應:
0

花木市場重新招商 花商發起連署捍衛經營權

2022-07-24
瀏覽:
4,244
推:
0
回應:
0

疫情下的溫暖守護 台灣人道救援創造生命奇蹟

2021-02-21
瀏覽:
1,896
推:
18
回應:
0

午夜動保食堂開張 期盼打造人貓共生的社區

2021-02-21
瀏覽:
2,051
推:
0
回應:
0

WAWA空地樂園計畫 創造都原孩童公共遊戲空間

2021-02-21
瀏覽:
1,777
推:
17
回應:
0

1111書店一日歇業 促銷下的微小聲音

2021-02-21
瀏覽:
1,820
推:
0
回應:
0

身障兒童棒球賽開打 Buddy默默守護成為球員支柱

2021-02-21
瀏覽:
1,790
推:
0
回應:
0

擺脫貧窮找到自信 明道國小扯鈴隊綻放光芒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481篇報導,共12,754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481篇報導

12,754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