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爆肝捐血 好心變壞事
【記者馮少菲/嘉義報導】
去年國人共捐一百八十多萬袋血,有1.8%的比率、約三萬多袋由於血清轉胺(酉每)超標而作廢。捐血者大部分集中於學生、軍人等年輕族群,但由於現代年輕人經常熬夜、日夜顛倒,血液基金會統計發現,在每天捐血的民眾中,有高達6%的比率,因為血紅素不足而無法捐血。
您的一袋血,挽救一生命。
記者馮少菲/拍攝
根據AC尼爾森國際調查顯示,台灣人夜貓族比例高達69%,以年輕人為最多。大學生習慣熬夜,但熬夜之後捐血,不但影響自己身體的健康,更有損血液的品質。嘉義大學生物機電工程三年級吳峻霆表示,平常有熬夜的習慣,曾經因為熬夜之後捐血,而感到頭暈不適。熬夜、喝咖啡或濃茶,都會使血紅素偏低,而睡眠不足<註一>、營養不良,或患有慢性肝臟疾病等,血液比重也會有降低的情形。是否有熬夜,可以從捐血中心採用的血紅素測定儀中判別出來,另外,捐血前的刺針,即硫酸銅溶液篩檢,可測試血液比重是否達標準,正常作息的血球會沉於溶液之中。如經測定,血紅素及血液比重低於捐血標準的話,則暫時不適合捐血。
血液基金會醫務處林處長表示,長期熬夜的人,容易導致血清轉胺(酉每)偏高,血液給病人使用時,有可能引發肝炎等問題。如果檢驗結果顯示血清轉胺(酉每)偏高,即表示肝指數超出一般正常值<註二>,肝細胞已嚴重受損,此時千萬不能捐血,以免把肝炎等病毒經由輸血傳染給病人。血清轉胺(酉每)(ALT)是一種酵素,主要分布在肝臟細胞內,是測試肝功能的指標。造成血清內酵素含量增高的主要原因是經常熬夜、酗酒,除此之外,服藥、劇烈運動、肝細胞損壞等,也會導致血清轉胺(酉每)偏高。
受血者幾乎都處於危急狀況,如果沒有品質優良的血輸入,會危及病人的健康與安全,因此,捐來的血液都必須經過嚴格的檢驗<註三>。可用的血液會存放於醫院的血庫,以備病人輸血之用,對於不可用的血液,則立即銷毀,或當作科學實驗用途。
為了保護捐血者的健康及安全,並維持良好的血液品質。捐血者必須合乎血清轉胺(酉每)、血紅素、血液比重等捐血標準<註四>,才能捐血。想捐血救助他人,必須從改變生活作息、飲食習慣等著手,切勿經常熬夜、喝酒或不必要的服藥。如果血紅素偏低,平日可多攝取鐵質及蛋白質豐富的食物,例如,內臟、豬牛羊肉、魚貝類、豆腐、牛奶、蛋、深綠色蔬菜等,而葡萄、橘子、蕃茄等含豐富的維他命C,可幫助鐵質的吸收。
嘉義捐血中心護士表示,前陣子因為有許多颱風侵台,以致捐血的人數減少,最近捐血的情況回復正常,每天都有大概三十到四十包血袋,希望能有更多熱心的人前來捐血救人。中正大學由十月十四日到十六日,一連三天,從上午9點到下午5點,在社科院外紫荊大道上有捐血活動,謹記捐血前夕切勿熬夜、疲累、喝酒或空腹等。捐血不但有益血液的新陳代謝,更能夠挽救生命,捐血救人,你我同行。
<註一>一天睡不到6小時為睡眠不足。
<註二>肝指數正常值約40~45 U/L。
<註三>除了ABO及Rh血型之外,還包括血清轉胺(酉每)(ALT)、B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C型肝炎病毒抗體、紅血球異體抗體、梅毒血清學試驗(STS)、愛滋病毒抗體(Anti-HIV 1/2)、人類嗜T淋巴球病毒抗體(Anti-HTLV I/II)等檢測。
<註四>血清轉胺(西每)必須在40~45 U/L之標準以內,而血紅素男性須在13~18gm/dl、女性須在12~16gm/dl,或血液比重,男性1.054、女性1.052以上。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