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6/21)討論的主題是「千年藻礁的明天」,桃園縣觀音鄉外海一帶的特殊藻礁棲地,是台灣目前礁體最完整、面積最大的藻礁區,它的生成時間長,根據研究學者採樣鑑定,生成歷史至少超過2000年以上,甚至更久。
最近,包括台電公司與中油公司等所進行的埋設天然氣海底管線工程,即穿過觀音鄉的藻礁區,架設工作平台、開挖深溝、傾倒土方及砂石車來往等施工動作,對藻礁形成傷害,造成珍貴藻礁破碎化及死亡。對此,包括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環保單位,學者專家等均表達重視與關切,環保委員在現場探勘後認為即使該工程乃通過環評後施行,但其粗暴的工程破壞澡礁自然生態,將造成不可挽回之影響,因之依環評法第18條規定,要求中油提出因應對策。 中油則表示,埋設管線工程經環評審查通過,預計今年年底完工,明年元月供應天然氣予桃園大潭電廠發電,所以工程無法停止,中油方面將採取完工後認養藻礁,加強復育工作並規劃於當地設置公園回饋地方民眾。
像位於桃園縣觀音鄉大潭海岸的藻礁地形,就相當平坦寬闊,其面積長約四公里,寬約二百公尺,礁體厚度在六十公分左右,據了解,藻礁的造礁速度,每年不超過零點二公分。而觀音的藻礁,雖然已在當地沉積了數萬年,可是直到民國八十七年,才經學者證實其種類,揭開了台灣藻礁的神秘面紗,它的重要性在於能夠保護陸地和海岸,更是海洋生物棲息的寶地,蘊育豐富多樣的自然生態,其珍貴和稀有性遠高於我們一般常見的珊瑚礁。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