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阿里山醫療站 支援山地醫療需求

2008/10/09 08:01
3,774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記者陳品汎/嘉義電訪報導】

  嘉義市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在阿里山鄉設立全天候醫療站,服務鄉民已有十多年。然而醫療站成立之初,運作並不順利,醫療團隊針對各項問題,逐步改善。

照片

阿里山醫療站提供24小時全天候服務。 圖片來源/張世強提供

  阿里山鄉地處深山,交通不便,當地衛生所配置醫師人力不足,民眾在這種情況下,就醫非常不便。位在阿里山下的聖馬爾定醫院,關心山上居民的醫療困境,於是在阿里山設立了醫療站。然而醫療站在成立初期,即面臨多種困難,包括語言文化差異、溝通問題以及醫護人員不足。有鑒於此,院方檢討缺失,逐步調整醫療服務,才漸漸獲得改善。

  初期,醫師與病患之間存在語言差異,造成醫療過程不順利,連帶影響醫師的治療速度。阿里山鄉多數人口是鄒族原住民,具有特殊的語言及文化背景,當地尤其是70歲以上的老年人,因為經歷日本殖民統治,語言上以鄒族語及日語為主。院方於是特別派駐熟悉當地語言與文化傳統的工作人員,逐步調整醫療服務的觀念與內容,希望在治療過程中避免溝通不良。聖馬爾定社區醫療部主任張世強表示:「我們尊重原住民文化之餘,也同時提供居民不易取得的醫療資源。」

  除了語言上的溝通,過去居民對醫療站使用過度,常常造成醫療資源的浪費。張世強指出,剛開始很多居民知道有了這個單位後,常常小病亂投醫,輕微小傷就跑來求診。為了避免醫師疲於奔命與醫療資源的浪費,站方後來加強對居民宣導溝通,希望居民除非病情重大,輕微小傷能先自行處裡,妥善利用醫療站。

  另外,醫療站為發揮最大功效,開放24小時服務,需要多位醫師人力輪流值班。然而,醫療站剛開始醫療人力不足,使每位醫師工作時間過長,對體力是很大的消耗。對此,院方提供醫護人員良好的工作環境,號召更多醫療人士加入,現團隊總人數已達26人,使醫療站擁有充足的人力應付各種醫療需求。

  由於醫療站全天候24小時待命,且位於全鄉中央位置,多年來所發生之數起緊急意外事故,醫護人員皆能及時到達現場,把握黃金時效進行搶救,因而挽回很多寶貴的生命。以2003年阿里山小火車翻覆事件為例,事件發生後的20分鐘內,即有3位醫師及2位護理人員趕赴至現場,提供第一時間的救助;位於山腳下的聖馬爾定總院,也全面動員人力待命,依照山上第一線回傳來的資訊,讓等待於山上初步處理過的傷患,做最及時的醫療處置。根據院方保守估計,若沒有如此有效率的山上第一線處理,及山下醫院的動員準備,死亡人數可能超出實際人數的一倍以上。

  全天候醫療站的設立,改善居民舟車勞頓之苦。阿里山鄉樂野村村長梁英偉說:「自從有了醫療站後,確實使得居民能得到及時的醫療,醫療團隊處理病患的方式也讓人感到滿意。」然而,當醫療站面對重症病患時,僅能先做初步治療,之後還是要將病患轉診至山下醫院,做進一步處理。對此,任職於阿里山鄉十字國小的張護士表示:「山上醫療站目前還是以家庭醫學科等輕微症狀為主要醫療項目,期望未來阿里山地區能建立起大型醫院,讓山地居民享有與平地居民相同等級的醫療服務。」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