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杜梵/宜蘭縣報導】你知道用App也能買菜嗎?宜蘭大學電子工程學系所創立的「噶瑪蘭資訊志工團隊」替農民製作「銷售大街」App與網站,讓一般民眾能夠用App購買三星農民的產品,同時也教導農民如何何經營Facebook粉絲專頁,成立部落格宣傳農產品,讓農業與科技接軌,幫助三星鄉農產品被更多人看見,創造商機。
七年努力 助農民兒童學習新科技
噶瑪蘭資訊志工團創立於二○○六年,初期以服務三星偏鄉孩童為主,教導他們如何使用電腦與網路系統,帶領許多孩子們進入科技的殿堂。在創立的初期面對的困難來自於交通的問題和聯繫不夠周全,志工團指導教授張介仁說:「因為同學們兩人一組,所負責的地區也很分散,在經費上面沒有辦法找一部車子,所以大部分的時間都是騎摩托車,安全的顧慮是我們當時最大的問題。」但即使如此,志工團仍然頻繁的在各小學間服務。
志工團為農民上課 |
目前的志工團由約五十名自願參加的電子工程系學生所組成,以大二學生為主軸幹部,負責統籌規劃與執行活動,而一年級負責支援實務,三年級與更年長的學長姊則退居幕後提供適當的協助。張介仁教授說比較低年級就是負責與農民進行最直接的接觸,接收到外面社會的訊息,讓他們直接感觸到自己所學的科技能夠服務怎麼樣的人,他們的需求是什麼。等到到了二年級學到管理,怎麼去管理這個社團。而三年級就有經驗,就能協助這個社團。
實踐所學 幫助農民行銷農產品
「三星農民部落格」是志工團目前持續在進行的計畫之一。由於宜蘭大學與三星地區接近,志工團發現了一直存在於此地的問題:儘管許多農產品物美價廉,卻因沒有良好的宣傳管道,使的農民得心血付之一炬,志工團因而開始著手實行「三星農民部落格」計畫。其內容是教導農民們如何使用電腦,進而學習電子信箱、痞客邦和Facebook等多項社群網站,用意在於教會農民使用網路撰寫部落格和社群網站,替自己的農產品做宣傳,進而刺激銷量。即使有時因農務繁忙農民們無法頻繁的參與課程,讓他們感覺有些沮喪,但志工團的成員們仍不氣餒。
志工團總聯絡人李信德說:「在我一年級的時候負責教一個八十多歲的老婦,她眼睛都已經看不太清楚,也不會打字,但她也是願意來跟我們一起學習,可能打字的方面她需要用手寫的,網頁比較小的部分也要替他放大,對她來說很不方便,但她仍然都願意跟我們一起學習」農民們從完全不熟悉電腦到可以靠自己撰寫部落格向讀者分享農務的概況以及農產品的收成情形,讓購買者更加了解自己所購買的商品,進而增加了購買率。而已經上過課的農民們在農閒之餘也會回到課堂來溫習學過的課程,同時也隨著科技的更新不斷的學習新知,在教導農民的過程中,學生們在這些老人家身上映證了「活到老學到老」一詞。
「銷售大街」是另一項噶瑪蘭資訊志工團的計畫,目的也是為了替農民推廣農產品。目前不但有網頁版的「銷售大街」,更由張介仁教授與高年級的學生們合作推出了手機App版本。這個「銷售大街」App自二○一二年底開始製作,由學生們向農民蒐集連絡方式與其農產品介紹,再將資料整合成為APP的內容,APP的使用者只要選擇希望購買的產品,就能看見農民們的資料與聯絡方式,藉此向農民購買。「銷售大街」App目前已在iOS與Android系統上推出,讓買菜這件和生活息息相關的事情與現今所流行的智慧型手機搭上線。
從做中學 自我成長並展望未來
在課程之中農民學會新知,開始經營自己的部落格和粉絲專頁,學著去收發信件來接取訂單,「銷售大街」App與網站上登記了農民們的聯絡資料與農產品介紹,讓人們可以藉此購買農產品,這個新方法的推出不但吸引了人們的注意力,主流媒體也前往採訪,替三星農民們打開了知名度,對農民來說是個助力。但志工團的同學們認為事實上學到更多的是自己,李信德說:「我本來是一個比較不善溝通的人,經過很多次與農民聊天的經驗,學到了如何去和人們溝通,在電腦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們挖掘農民的故事。」張介仁教授也說:「其實服務學習不只是技術層面的成長,也包含了內心層面,關於處世的方式與態度,都是課堂上學不到的。」
噶瑪蘭國際志工團接下來不但會持續的進行原有的計畫,未來也打算與三星鄉公所合作,推出與觀光結合的資訊產品,提昇旅遊品質,以吸引更多的人潮。無論未來的計畫如何,志工團都會持續的以專業幫助有需要的人們。如同張介仁教授所說:「沒有想要服務他人的概念,專業都是沒有用處的。服務學習也就是把專業推出去服務別人的同時也能加強自我,所有的專業都是為服務而存在。」
延伸閱讀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