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Remaining Time --:-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消費需求決定了市場樣貌,景氣持續低迷的環境,陸客、外國觀光客成了士林夜市的消費主力,為了求生存,店家紛紛投其所好,賣觀光客愛得蚵仔煎、臭豆腐、生炒花枝、炸螃蟹等等。單一趨向的小吃,空間規劃有問題的政策方向,夜市失去了原本的風貌,台灣的人客越來越不喜歡去士林夜市消費,士林夜市只得更繼捉摸觀光客的胃口,這是一個雞生蛋、蛋生雞的難題……(2013/10/5台北採訪)
--
逛了一圈士林夜市地下街,除了蚵仔煎還是蚵仔煎
(super台北市士林夜市自治會副會長 黃孝敏)
你看看現在蚵仔煎已經少了很多了,現在應該不到五、六家而已,之前有一、二十家,現在仔煎有的已經轉型了,賣別樣東西了。最近蚵仔煎吃的人也比較少,生意人嘛,如果不好,就要改變創新,改別樣東西這樣。
記者實地走訪地下室約六十家攤販,發現賣的蚵仔煎,其實還有十五家之多,換句話說,每四家裡面,就有一家會賣蚵仔煎。
(super士林夜市地下街攤商 林月利)
好多家都是一樣阿,本來說,好,蚵仔煎那麼多人賣,啊不要賣,可是你沒賣的話,客人就是不吃啊!就是要蚵仔煎、臭豆腐啊,像我沒賣臭豆腐就是很吃虧啊,人家要找蚵仔煎、臭豆腐有的一起吃、賣螃蟹這樣一起吃。
(super計程車司機 陳智豪)
反正整頓成這樣,士林夜市那個人潮不會再增加了啦!花枝羹它也有它也有,天婦羅它也有它也有,阿要幹嘛。觀光客會來是因為很多夜市他不知道,所以士林夜市才會這麼多人,否則說難聽點,減少那些觀光客你看看,台灣人也不太再逛士林了。他們就只知道兩個饒河跟士林,寧夏是因為有的來過台灣,所以知道有寧夏。
士林夜市似乎越來越缺乏小吃多樣性的魅力,過去累積的知名度雖給予一時的繁華,實際上卻感受不到未來長久的榮景,政府相關單位應要更積極的思考,什麼才是台灣夜市的特色。
公民記者台北採訪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