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以後的人生更精彩 無名氏分享園區
看到無名氏分享園區來的信主旨是:
無名氏分享園區轉寄-- 50歲以後的人生更精彩
想到曾經分享一篇文章給一位令人尊敬的長者,期許其格局要做大,對臺灣廣大的民眾與社會環境更有幫助。沒想到該長者回應約略提到身體日衰生活要趨於平淡之類的話,想到這則『50歲後的人生更精彩』特別分享與有緣人特別是退休後,仍在世上的長者。
不管在職場時有多大的貢獻,要往前看,想想現在仍再做些什麼?除了忙著舌頭動外還做些什麼?只有努力為了舌頭能動,而活著過日子,這樣的舌頭人生真的好嗎?用完了年輕時的存糧(往年豐功偉蹟),剩下只有陌生人才會崇拜的人生好嗎?俗諺有言:好漢不提當年勇!真是正確!
不提當年勇後,剩下來的餘年人生,就過不去嗎?不!不!不!
終生學習真是至理名言,很想問身邊的退休長者,退休後有何長進?但是不敢!這樣是傷害人倫、天倫的!只能臉上堆著微笑,依舊聽下去!
從『做』中學,是至理名言!從沒人能從『說』中學的。。。
有一往生親人在30年前65歲時中風,最為令人遺憾的事,就是他碰到人就要講之前的豐功偉蹟,輪到別人提他們的豐功偉蹟時,她就要我們帶她離開,讓做後輩的我很尷尬!永遠沒有長久的友誼,每次要開發新的人脈給她,要聽她說一次又一次的老掉牙的往事,但是一般的老人照護也很重視懷舊時光,殊不知這是飲『鴆』止渴,沒有新意!不僅是對聽者,對老者自己一樣沒有進步,用退休前的時光做事,用退休後的時光講退休前的事!是人生的浪費!時光駐足在過去!沒有現在!沒有未來!
到最後連親人都沒興趣聽了,只好找新朋友再去放錄音帶!
到最後沒有機會了,只能等著依賴『長期照顧』,過著沒有希望沒有尊嚴的最後一程!這樣的長壽,是老人的哀歌嗎?
長壽的意義是什麼?長壽生活又怎樣?看到養護所裡的老人的日子,我寧可現在好好的對自己負責,好好的學習,過有意義的每一天!
@@@@@@@@@@@@@@@@@
分享信在網站上搜尋到同樣的內容:
日本的佛學大師--松原泰道
http://www.2home.com.tw/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2338
我的人生是從50歲開始的
終生學習,至死方休. 心寬路更遠!
百歲日本佛學大師-松原泰道的精神養生法
松原泰道生於1907年。105歲
"我的人生是從50歲開始的"松原泰道說:我的人生是從50歲開始的。以我的經驗來說,五六十歲是人生的轉折點,由此人生可分為二:50歲前,是打基礎階段,在這個階段裡,我們往往為立足社會、養家糊口而疲於奔命,基本上是為別人活著;50歲以後,經濟基礎已經奠定,職責也已完成,這才到了實現自我、創造自我的最有價值的階段。
65歲那年,他發表《般若心經入門》,因說法精妙。一舉成名。從此四方講學,還年年推出新作品,迄今著述超過130部,成為日本佛學界的一個奇跡。
松原泰道致力於推廣一種佛教生活哲學,把一般人難以理解的佛學經典與智慧寫成易於理解的著作,也把佛教的理念活學活用,成為一套經世致用、充滿智慧的人生。有人問他:你的長壽秘訣是什麼?他爽朗地笑起來:“哪有秘訣?我從來不知道自己能活這麼久。"
他的長壽並沒有遺傳因素,母親在他3歲時病逝,父親在他30歲那年也因腦溢血辭世。他自幼到成年都是體弱多病,身體差到連參軍入伍的標准都達不到。大學時,他還得了一場病,差點命赴黃泉。
松原泰道的長壽顯得不可思議。也許,只能從精神層面尋找長壽依據。果然,他說,他一向看重精神養生法。
親身經歷的三個故事
大學那年,他得了腎病,奄奄一息,卻遇到了一位好醫生。醫生誠懇地對他說:"孩子,你太憂鬱了,你的病很大程度上是心理因素導致的。我們能不能來個分工合作: 外面的病由我來治,心裡的病由你來治。”這番溫暖人心的話鼓舞了他,他開始樹立信心,積極樂觀地配合治療,腎病很快就好了。
這次康復給了他深刻的啟示:心態健康最重要!
他常去外地講學,午間到一家! 餐廳吃了一個便當,便當裡有一個裝筷子、牙簽的紙袋,上面印了一闕歌詞:“見也難,別也難;有哭泣,有歡笑;時光像秋風匆匆吹過,一生只見了這一回”。當時,有三個藝伎在表演這闕短歌,優美而感傷。第二年,他再去這個地方,但已經見不到這三個人了,就像歌詞裡說的那樣。
他意識到: 一切稍縱即逝,對人對物都要用心珍惜。
1954年,北海道有一所寺廟請他去講經。臨出發前,天氣預報說颱風即將登陸,對方來電話通知他不要上船。於是他退了票。沒想到,原定的那一班船被颱風襲擊,整個船沉沒,死了大約1200人。聽說船上有一個美國牧師,自己有救生圈,當看到一個女人懷抱著孩子卻沒有救生圈時,他把自己的救生圈給了女人,女人和孩子獲救了,而他卻被淹死在怒海中了。
這場悲劇震撼了松原泰道的靈魂。從那時起,松原泰道覺得,他的生命是別人給的,他要學著多捨少取,回饋他人,要“用懺悔和布施之心創造萬物共生的世界”。
他的精神養生法就這樣形成了。
三不原則
精神養生法還有個三不原則:不勉強,不浪費,不懶惰。
1.不勉強,指的是不好高騖遠,做脫離常規的事
2.不浪費,指的是珍惜時間、珍惜身邊的事物、珍惜他人的善意!3.不懶惰,指的是自己的事不能讓別人去做;也不管年齡多大,都要鼓足熱情繼續學習。
中國有位名叫百丈的和尚提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松原泰道認為說得很有道理。
終生學習
有一位曾探訪松原泰道的人說:原以為,一位百歲老人會枯萎得如同核桃殼一般,沒想到松原泰道的面容如此潤澤、明朗。他的笑容如冬日陽光般溫暖,話語間有一種與萬物共生其榮的欣喜和感激。
近日,松原泰道在寫一本書《學習死亡》。他說:死亡像不停行走的鐘,每一秒都存在,也許這是一本寫不完的書.但寫不完有什麼關係呢?人生總是半途終結的.我們每天只需盡力做好能做的事,力所不及的事,就交給蒼天吧。
他的座右銘是:終生學習,至死方休 !學習是保持年輕的最佳方法之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