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角熱潮-電影業者談學生作品與海角七號
【記者林君襄、莊知耕/電訪報導】
海角砸重金 業者與學生看法不同
對學生製片來說,海角七號的成功可能代表著希望、鼓勵或壓力,許多人更從海角七號去檢視資金的問題。三叔公的攝像機電影工作室成員江柏憲表示,有錢不一定能拍出電影,但沒錢始終是學生電影工作團隊的大問題,而有資本才敢加入更多個人風格。台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所的唐澄暐說:「國片導演在談拍片幾乎都會提到負債問題,吃老本並不是健全的拍片模式,但卻是現階段無法改變的局面。」因此學生在製作電影時總是為資金所苦,也煩惱出社會踏入電影業後,資金依舊沒有著落。
海角七號行銷統籌李亞梅小姐,同時也是國片「最遙遠的距離」與「練習曲」的行銷負責人。李亞梅認為,目前國片導演若不自己出資就難以拍片,但學生電影最大的問題並不是資金,她說:「海角是商業電影,除了專業還必須考量市場邏輯。但學生作品就是習作,因此最缺乏的不是資本或卡司,而是基本功。」針對學生煩惱資金的問題,新銳導演吳星螢則說:「電影不應該有規格,有兩萬塊就拍兩萬塊的電影。」她鼓勵年輕的電影創作者,在有限預算中尋找合適的拍法。
電影業者談作品 學生電影仍須努力
對電影業者來說,基本功才是他們衡量學生潛力的依據。李亞梅說:「學生電影或導演要打開知名度,首先技術要到位,要學習如何用影像說一個動人的故事。」她表示,剛從輔大影像傳播系畢業不久的柯孟融,就是一個例子。幾年前,柯孟融靠扎實的基本功,拍出讓業界感到驚艷的學生作品。如今柯孟融已從學生導演躍升為電影界的新興導演,他執導的電影將於今年上映。
吳星螢說:「不管是什麼風格,電影進到戲院就要服務觀眾。」她表示,想投入電影業的學生要拉大視野,不該一心想找強大的卡司。不論海角七號的評價如何,至少學生可以從魏德聖身上學到,想拍好電影必須先具有國際觀和歷史觀。
資源短缺固然是學生製片的大問題,但籌措經費的同時,也不能忽略最基本的專業技術,畢竟電影工作者的專業度是可否被市場接受的關鍵。身為海角七號的行銷統籌,李亞梅小姐認為,學生製片應該從困境和現有的條件中發揮創意,這才是學生要從海角七號學到的精神。
學生拍攝電影常受資金限制,許多器材必須手工自製。
圖片來源/三叔公的攝像機電影工作室提供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