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台灣社會在面對種種原住民族文化現象時,總是無法正確的理解其中的意涵,造成相同生長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的族群和族群間,因著語言及文化知識體系的差異讓彼此成了“住在家裡的陌生人”;再加上強勢族群在文化、政治與經濟上的優勢,統治者文化大融爐式的管理思維、大環境價值觀的改變,導致原住民族文化和社會結構逐漸質變、式微。
原住民族的影音紀錄,大約從日治時期就開始出現,內容所呈現的幾乎不離統治者對異族恩威並重的政令宣導,或是以優勢族群的觀點角度“獵奇化外異邦的風土民情”。而受限於語言和文化的隔閡,更讓前端影像製播者無法融入族群核心而產生溝通和工作上的障礙,呈現出來的內容結果就難免無法週延的深入,進而影響後端收視大眾對不同文化樣貌理解的視野。
台灣社會解除戒嚴後,族群意識逐漸復甦。近年來隨著攝錄影設備的普及化和數位化,越來越多原住民影像紀錄者打破優勢族群的觀點角度,用內在族群觀點重新詮釋自己的文化。
今年;原住民族電視台「數位影音人才培訓班學員」,經過密集的課程磨練,初次用三分鐘經營一個自我創作的視界,用不同的視野反芻來自母文化的養分,以及關於自我思緒的掙扎和生活經驗的情感等等。這次的三分鐘短片,雖然專業技術略顯生澀,但每一則故事創作歷程卻是最真誠最踏實從部落觀點的出發。
節目大綱
1. 凍結時空典藏文化的點滴-林耶志(阿美族) 部落傳統文化樣貌隨著時代演變不斷的更替呈現方式,究竟還有多少精髓被繼承著?將來的將來,我們還能替未來族群的主人留下多少文化資產?本片傳達如何用數位影音的製播技術,凍結時空、典藏文化的點滴。
2. Kilim bunun na is humis-陳柔辰(布農族) 四月份的延平鄉桃源村射耳祭課程,讓班上唯一的布農族學員歷經了一場同族群不同部落的文化差異刺激。母親說的布農族精神是什麼?長老殷切期盼的傳承工作自己是否有能力承擔?對現代部落年輕人來說,文化如同都市中車水馬龍的十字路口,該靠近?或是繞道而行?
3. 我不是你想的那樣-曾亞靖(排灣族)你對原住民的印象是什麼?很會喝酒?運動神經很好?還是國語很好的外勞?當然不是,原住民也有很多例外的。本段影片以作者自身的成長經驗為動機,藉由三段小短劇呈現原住民不同於一般人刻版印象的真實樣貌。
4. 百合花魯凱情-楊惠芝(排灣族)百合花是魯凱族純潔的象徵,小女孩身著華麗的傳統服飾,由外婆親手將百合花戴在頭上,不但代表女孩兒從今而後能夠參與部落活動,也希望女孩能像這潔白的百合,潔淨且芬芳。
5. 鄉愁-謝福美(雅美(達悟)族) 飛魚季節離開蘭嶼到台北受訓的雅美(達悟)族學員,應景的從市場買來飛魚掛在租屋處的頂樓,刻意隨時與家鄉歲時祭儀連結,讓自己習慣家鄉的作息就能勇敢面對陌生環境。這一天;母親從電話那頭傳來的歌聲,讓自己再也無法強忍的鄉愁衝盪開來…市場買來的飛魚曬的再久還是進不去家鄉的味道。
6. 我在Orchid Island的日子-江薇玲(雅美(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