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靠山
春季剛走、夏天乍到,台北盆地悶熱不已。近傍晚,騎著摩托車,衝出大直往外雙溪方向的自強隧道口,忽然一聲暮蟬鳴唱,吹起了車陣間的一股涼風,也把思緒吹向了北方的陽明山。
夏天的陽明山,像極台北市的天然冷氣房,清爽地撫慰著都市人的躁動與不安。是誰開的玩笑,讓這座活動了兩百多萬年的火山,在今天,成為文明的靠山,舒展成守護台北市的臂膀?
強風吹拂不止、雲霧瀰漫山邊。每年五月到七月,是陽明山島田氏澤蘭盛開的季節。這個時候,青斑蝶會從各地飛來,聚集在花朵大放的大屯山區。陽明山的夏季戀歌,就在這翩翩蝶舞中揭開序幕。
遠眺七星山,映入眼簾的,是明顯的錐狀火山;近看小油坑,可以聞到濃烈的硫磺氣味。過去二十萬年到兩百多萬年之間,火山噴發和造山運動,形成大屯火山群,造就出今天陽明山國家公園的特殊地形。這座地處台北盆地北邊的國家公園,在西元1985年成立,面積11455公頃,是最親近台北都會區的綠色生態環境。
陽明山國家公園,並不是一個封閉的生態環境,登山客、健行者,或者攝影家、學術單位,人人都可以輕而易舉進入山裡各取所需,當然,這也包括違法的獵人在內。然而,除了惡意捕捉野生動物之外,道路的開發,其實才是傷害山林動物的元兇。
27歲的劉建福,在就讀文化大學森林保育系時,參與了「陽明山國家公園撿拾野生動物遺體監測計畫」。劉建福騎著摩托車,在馬路上四處搜尋。一旦發現小動物的屍體,他立刻蹲在路邊,進行衛星定位,同時觀察週遭環境特性、紀錄動物種類。這個計畫在1995年開始推動,由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的黃光瀛博士負責,目的是建立更詳盡的物種資料,累積保育生物學和生命教育的教材。
陽明山國家公園的道路總長度,超過兩百公里,在進行監測計畫的前十年,共有一萬二千五百多筆的脊椎動物屍體被發現,如此驚人的結果,主因是開闢道路造成的棲地破碎化。為了試圖降低動物傷亡,黃光瀛在2004年8月,規劃五處微型生態廊道,幫助野生動物過馬路。這些生態廊道,是台灣第一個動物的專用地下道。
長約100公尺到200公尺、高80公分的綠色誘導網,和喇叭狀的涵洞入口,將小動物導引到安全的路上。涵洞內的紅外線感應照相機與攝影機,隨時監測野生動物的使用情況。平均一年,經過涵洞系統的動物,超過3000隻次。
-------------------------------
每年冬天的東北季風,是陽明山國家公園生態系豐富的主因,而東北季風最耀眼的舞台,就在國家公園內的第一高峰-七星山。七星山上,有一條清楚的綠色生長線。南邊靠近台北市的背風面上,是闊葉林的森林社會,北邊迎風面上,是芒草和箭竹形成的草原社會。草原上的箭竹,是台灣包籜矢竹的種源。
在人們意識到全球暖化的嚴重性之前,陽明山的包籜矢竹,已經先行策動一場「革命」,來適應氣候的變化。1999年開始,包籜矢竹全面改變生存策略,以開花代替走莖,進行繁殖下一代的工作。
包籜矢竹開花的代價,就是植株枯死,生長地被芒草佔領,但是經過了五、六年,箭竹幼苗逐漸成長,只要一場雨,雨後長新筍的方式,又可以慢慢將地盤搶回來。
因為過去台灣長期歷經殖民與戰爭,生態演替的研究,一直無法被詳盡的紀錄與分析。因此將近十年來,箭竹開花、枯死與重生,以及箭竹、芒草的競爭,正是研究台灣本土生態演替的關鍵時機。
在七星山的東南方,一處如夢似幻的生態保護區,也正進行一場生存之戰。一群荒野保護協會的志工,一邊忙著搭棚架、穿涉水衣,一邊討論工作分配。從民國96年3月起,他們就開始在夢幻湖內,進行台灣水韭的復育工作。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